为了36公里的“抗战血路”【3】

王晓磊、黄豁、李萌

2015年07月06日18:22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为了36公里的“抗战血路”

  牺牲:全县人口损失三分之一

  牺牲,是最平常的事,几乎每一尺公路上都凝结着鲜血。

  86岁的老民夫黄炳祥,能清楚回忆多名工友之死:在推拽几吨重的巨大石碾时,工友何某被卷到碾下,被压裂了头颅;另一个27岁的同乡苏会则被塌方压死……

  没有先进工具和技术,修路事故频发,民夫伤亡率很高。此外,滑坡、劳累、瘟疫,也不断夺去民夫的生命。

  “抗战期间,全县人口下降达到三分之一。”漾濞县党史研究室主任茶映青说。查阅县志发现,1935年全县为2.9万人,至1943年全县仅剩1.9万人,人口损失幅度远远高于全国比例。

  尽管代价巨大,漾濞人仍倾尽全力保护滇缅公路,支持抗战。8年抗战期间,漾濞人拿出了整整两年口粮,人均500多斤。战争还造成数十万难民过境,物价飞涨,漾濞都挺了过来。

  由于位置重要,日机数次试图轰炸。漾濞桥号称“滇缅公路第一桥”,每当日机来袭,漾濞县就放土炮通知民众。驻军会放射烟雾,并准备高炮射击,保护了江桥的安全。

(来源:新华社)

图片聚焦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东京奥运会今日看点:中国队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
  4.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5. “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708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