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小散远单位走向战场的路在哪里

2021年03月22日09:07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某信息通信旅机动通信连组织应急节点开设演练,官兵登上通信方舱车。 孙晋艳 摄

“班长的战争”打不赢,未来体系之战的奠基也会不稳

终于不再是“一个人的武林”了。

收到节点被摧毁的指令,某基地信息通信旅某营一连七班上士班长李志强,利用指挥信息系统接通营指挥所,请求上级派出通信车前出支援,接替被毁伤的信息节点。

这是一场对抗演习中的一幕。这天上午8时,李志强接到指令:“你部遭‘敌’袭击,节点被摧毁,所有业务中断,但人员安全!”

“在以前,我们只能选择撤收。”现在,李志强有了“其他选择”。

几分钟后,营指挥所答复:通信车将从就近枢纽站向你部机动,于1小时后到达指定地域,请做好接替准备。

接替位置勘选、评估受损情况、修订接替方案……李志强带领全班人员有条不紊地进入战斗状态。

通信车准点到达的同时,李志强和战友也完成了通信节点的接替,顺利完成了接下来的多个演习部队的通信保障。

“都说未来战争是班长的战争,这次,我真的感受到了。”走下演兵场,李志强思绪难平。

李志强的成就感,是因为“在战场上找到了满满的存在感”。

“对于我们小散远单位来说,班长不仅是平时的管理者,更是战时的指挥员。”李志强说,如果未来战场上班长没有两把“刷子”,不会带着打,就难以融入体系之战。

正如旅长朱海所说:“‘班长的战争’打不赢,未来体系之战的奠基也会不稳。”

如何打赢“班长的战争”?该旅在重大演训活动中随机设置突发情况,来检验班长在变局、难局、险局中的分析判断、组织指挥能力,不仅让战场“指挥链”更加牢固,也激活了每个作战要素的活力。

“未来信息化战争,体系对决是基本作战样式,节点较量在战前就已经打响。”这已成为越来越多官兵的共识。

“兵没几个但专业很多,就算一人一个专业还不够!”中士班长蒋兵兵当上哨所“主官”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

“现在建制小了、人少了,但专业要素一点也没少。”面对专业繁多、任务饱满的现实状况,某营一连十四班时常会陷入“人手不够”的窘境。

编制体制从一岗一责到一岗多责,能力需求从一专多能到多专多能,遂行任务从相对单一到多元多样……记者了解到,十四班的情况不是个例,全旅范围内,人数少于专业种类数量的小散远单位还有不少。

如何才能适应现实需求,打造过硬节点?只有练强打仗这个唯一的“专业”!

观念一变天地宽。记者了解到,他们按照“精本职、通两岗、懂多岗”思路,按照分层考核、过关升级、岗位轮训的方法稳扎稳打,提高体系建设的融入度,提升对体系建设的贡献率。

截至目前,该旅多数官兵都能熟练掌握3种以上专业技能,单兵能快速走进战位,节点能迅速融入体系,以前的“小而弱”变成了“小而优、小而强”。在最近的一次对抗演练中,一连十四班迅速进入战位,快速融入体系,信息节点开通效能显著提高。

任何一个作战单元甚至一个人、一件武器都是节点与终端,都将深度融入联合作战体系,影响关联战争全局。

就在前不久的一场平台演习中,该旅某营三连顺利完成了一次全要素对抗任务。

制胜的秘诀是什么?连长李哲说:“在我们连,有一份融入体系‘路线图’。”

去年年初,针对部队“由保向战”转型发展的形势,连队按照全旅“我在节点在、我通节点通”的训练要求,在连队的训练计划上新增了信息对抗内容。

未雨绸缪,方能临危不乱。一开始,演习双方呈胶着状态,导调组为检验网络平台训练情况给演习增加了难度,临机添加“信息对抗”课目。李哲带领官兵迅速展开攻势,不一会儿对手就乱了阵脚,在连连败北中直喊“烧脑”。

只有人在网里、网在心中,才能把“小块头”融入“大体系”

强强联手,为啥“1+1<2”?

2017年初,该旅刚刚组建,两个台站竟然因一次日常业务处理超时“挂了号”。

两个点位都是枢纽站,装备性能没的说,骨干业务也响当当,为何却在“河沟里翻了船”?

“不合拍!”该旅网络运维科科长张巍文坦言,两个台站虽然在同一条线路上,却来自不同单位,基本的业务语境、操作流程不一致,业务处理不顺畅!

类似的问题还有哪些?旅党委会上,问题一经“抛”出,就激起千层浪!一个个问题被严肃指出,与会的每个人脸上都写满凝重。

“要想从合在一起到融为一体,首要的就是打通制约体系形成的‘肠梗阻’!”党委议训会上,一名旅领导斩钉截铁地说,全旅由那么多单位组建而成,各打各的拳、各唱各的调肯定行不通,体系建设要走标准化之路。

欲成体系,先破“思想藩篱”。随着一个又一个问号的求解,让这个旅的冬天“暖”了起来。

“把各家‘方言’变成‘普通话’。”该旅作训科参谋朱宏旭告诉记者,他们采取自下而上论证、自上而下规范的方法,从统一接口标准、统一信息编码、统一交换格式开始,使“结构链”适应“数据链”,用“数据链”支撑“信息链”,努力实现体系作战能力最优化、最大化。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今年年初,一次普通的信道调度却让朱宏旭至今不能忘怀——这条信道要经过多个台站,需要十几名官兵通力配合,而用时比以前缩短将近一半。

节点练强了,信息链打通了,还要全程结网。

记者走进该旅三营通信枢纽站机房,一次验证测试正在展开。随着多套系统接口被打通,信息流汇入“信息池”,该旅维护的相关光缆线路的运行情况、实时流量等情况准确无误地显示在大屏幕上。

“通过对各个台站的实时监控、统一指挥、智能控制,实现精细化操作、动态化管理,我们把每个小散远单位都融入作战体系。”三营营长贺群兴奋地说。

“眼前有了繁花,并不等于手中就有了鲜蜜。”该旅领导说,除了系统不兼容、数据难共享等硬件方面问题,官兵联的意识不强、联的本领不高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

仗要靠网打,兵要入网练。今年,该旅先后3次前往某区域联合作战指挥中心,针对年度大项演训任务,商讨战备保障方案,探索全新保障模式,积极融入指挥链条,推动从“浅联”向“深联”、从“形联”到“神联”的跨越。

“部队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打仗需要什么就保障什么。”除此之外,他们在“向上看”努力融入战区指挥体系的同时,也在“向下看”对接部队保障需求。

近日,在一次多军兵种联合演练中,他们坚持主动上门走访,摸清保障需求、对接保障计划、破解保障难题,并抽调伴随保障模块力量,实现了参演部队指挥链路的一键互联,整体效能比以往明显提升。

小散远单位身上的硝烟味越浓,打赢未来体系对抗的胜算就越大

一个排,却要支撑一个战术级应急通信保障,能不能行?

去年夏天,西部战区组织联合战役演习,按照保障关系,由某营三连二排担负陆军某合成旅的通信保障任务。

人员少、力量弱、任务重……虽然这是检验部队战斗力的大好机会,但排长杨鑫还是感觉“心里不太有底”。

远在千里之外的机关也在纠结:如果不加强,完成任务不托底;调配力量加强,部队独当一面的能力又很难形成。

“每个点位都是体系对抗中的‘节点’,任何一个不过硬,都可能导致‘链条’中断,酿成‘一颗马掌钉改变一场战争结局’的悲剧。”最终,旅里决定,保障任务不作改变,由这个排自行拟制方案、组织实施,实打实摔打部队实际作战能力。

接到命令,杨鑫立下军令状:“坚决确保通联高效顺畅!”一个多月时间里,杨鑫带领几名战士主动融入被保障单位、迅速进入多角色战位,没有出现丝毫差错,受到旅里通报表扬。

“战场上的出色表现,有主观努力,也有客观因素。”一个排打了胜仗,却引来旅党委的一次复盘检讨。

为什么能打胜仗?是因为平时枪炮声听得多——这个排驻守在某演训场附近,常年担负大型演训保障任务。

换作其他小散远单位,还能不能打赢?他们意识到:小散远单位身上的硝烟味越浓,打赢未来体系对抗的胜算就越大。

一场演练,该旅刚刚组建的机动通信连接到命令:为陆军某部指挥所提供通信保障。但是当演练地域坐标下发后,连长刘啸一度怀疑机关是不是搞错了,因为任务地域竟在百余公里之外!

在刘啸的印象里,过去演练下发的“陌生地域”坐标,总是似曾相识,啥时候跑出去过这么远?连队刚组建就长途拉动,人车安全能不能保证?信道资源好不好调配?

几经周折,该连机动至任务地域,开设好移动通信节点,为该指挥所提供了可以实时监控演练动态、指挥部队作战的可视化通信保障,然而按照时间节点,他们的这一行动足足迟到了半个小时。

一个连跌了跟头,整个旅捡个明白:体系“短板”必然带来战场“崩盘”。

磨刀,贵在知道磨在哪里、用力在哪里。他们对接战场需求,定期把部队拉到青藏高原、川西密林、西北戈壁等陌生地域,与多支军兵种部队展开实战化通信组网训练和对抗演练,锤炼野战保通硬功。

一次验证训练,上级要求机动通信连为驻地机场、某外训场等多个地域提供通信支撑。一天之内,任务地域变化到哪里,通信保障就延伸到哪里。他们转战多地,机动几百公里,为预设的多军种指挥所成功开设应急通信枢纽。

“我们不仅要打通‘最后一公里’,更要畅通‘最后一百米’。”该旅领导说,现代战争中,没有一个好的信息网络支撑,作战体系就无法运行,各类武器装备就难以互联互通。

近日,西北某演训场,火炮轰鸣,铁流滚滚。让人耳目一新的是,侦察、炮兵、装甲等30余家驻训部队,千军万马一张网,在同一个训练场进行常态化训练。

变化从哪儿来?原来,在演训部队进场之初,该旅领导就带队逐一走访调研,掌握通信需求,组建专业保障分队,主动参与联演联训,信息支撑能力在实战化洗礼中实现攀升。演习结束,该旅收到多家演训单位的感谢信、表扬信。

“小散远不管有多远,离战场的距离都不应该远。”该旅政委李洁说,明天的战场远比今天的演练更残酷,要想真正拿到战场上的“表扬信”,还需要我们在体系建设中继续努力。

心在战场,远在天边依然在体系之中;心中无战,近在眼前也会游离体系之外。远和近、大和小、散和聚,说到底,看重的不应该是“物理位置”,更应当是“战场坐标”。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这个旅的小散远单位正在走向战场,虽然前方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责编:陈羽、黄子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