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高速公路”直通雪域边关
全域网系实时监测、信号数据同步流通、指挥命令精准快捷……12月中旬,新疆军区某旅一场基于信息系统的多点位通信保障实兵演练,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新藏公路沿线展开。
“光缆遭‘敌’摧毁,迅速转换备用路由”“遭‘敌’电磁干扰,启用卫星通信网络”……一条条指令从中军帐发送至公路沿线各个分队。高原演训场上,面对纷至沓来的特情,该旅指挥员见招拆招,有条不紊地组织通信保障行动,各个环节衔接迅速,指挥链条全时畅通。
生命有禁区,备战无盲区。该旅领导告诉记者,他们坚持向战聚焦、为战抓建,集智破解通信手段单一的难题,着力构建多手段并用、多网系互融、全方位覆盖的信息网络,全面提升信息网络的支撑能力。
由于高原环境复杂恶劣,许多地域都曾是信息盲区。“那年冬天,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袭击了界山达坂,导致通信线路中断。战士娄志成顶风冒雪前去抢修线路,一走便杳无音讯。官兵苦苦寻找,3天后,当狂风吹开积雪,官兵才发现娄志成的遗体。”站在娄志成烈士墓前,该旅四级军士长王光领动情地说,一直以来,高原官兵都盼望着边关能建起一条“信息高速公路”。
如今,这个愿望正在变成现实。近年来,随着边防通信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高原通信保障条件显著改善。该旅乘势而上,与地方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将信息网络接入每一个驻防点位,雪域军营终于拥有了高速稳定的信息网络。
“信息高速公路”带来的便利,高原官兵感受最深。在该旅某通信点位上,上士李正渊一键启动某型智能化设备,为通信装备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谈及这套新装备,李正渊喜不自禁:“旧油机性能不稳定,需要全天有人值班保障。现在新通信装备具有自动启停功能,让我们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学习通信业务。”
通信线上看发展,雪域边关话成就。近日,海拔5000多米的甜水海机务站接到抢修光缆的任务,官兵拿出手持终端设备,通过卫星网络,向上级实时报告所处位置和任务进程。指导员秦春富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往在这个地域执行抢修任务如同陷入‘信息孤岛’,很难与外界取得联系。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到100多公里外去求援。现在不同了,无论我们走到哪,都能与指挥部实时通联,执行任务也更加高效。”
连日来,该旅官兵在高原陌生地域开展通信组网演练,成功破解高原寒区通信保障难题10余个,检验了多种通信组网方式,有效提升了信息保障能力。(张强、蒲杰鸿、李荣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