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坚持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感悟十年强军路、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谈⑧

2022年10月06日08:43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国以才兴,军以才强。人才队伍强不强,关键看培养。

习主席强调,健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是关系军队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必须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写入中央决议;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2020年9月,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决定》。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是我们党关于军事人才培养的重大创新,是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的重要举措,明确了新时代军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为加强军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引领。

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体现了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各自的特色优势,旨在建成全员全时全域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格局。奋斗强军10年来,全军部队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发挥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综合育人功能,培养出大批练兵备战行家里手。我军新型军事人才建设实现由应急式、补缺式培养向全方位、成体系培养转变,由关注个体成长成才向打造群体方阵转变,一幅更为恢宏的人才画卷徐徐展开——一批创新团队快速崛起,一批新型指挥员百炼成钢,一批信息化尖兵崭露锋芒。

历史经验启示我们,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没有“体系”,难有成效。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三驾马车”,三者既彼此联系、相互贯通,又功能各异、各有侧重,有机统一于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生动实践。当前,面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水平战略管理人才等方面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和全面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战略要求,单靠哪一个渠道都难以实现人才强军战略目标,只有综合运用三位一体、多点同向发力,才能推动军事人才建设水平整体跃升,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重要支撑。

军队院校教育是新型军事人才成长的“孵化器”,重在固本强基,发挥基础先导作用。2019年5月,习主席来到陆军步兵学院,看到学员们摸爬滚打一身泥水,迎着障碍一往无前,一派实战化练兵景象,习主席很高兴。这是习主席对军事院校实战化教学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军事院校立起以战领教导向的殷切期望。经过这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我军院校进行了整体性、革命性重塑,训练指向更直面战场,教学标准更贴近实战。但同时也要看到,有的院校立校为战、执教为战、求知为战的办学思路还不够清晰,为战抓教、为战育人的训练模式还不够成熟。只有始终坚持“打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部队需要什么就练什么”的建校原则,将“对接战位”的培养目标立起来,使“教战一致”的训练标准硬起来,让“知战善教”的师资队伍强起来,才能把军事院校这座“熔炉”真正烧旺,锻造出制胜强敌、决战决胜的利刃。

部队训练实践是新型军事人才成长的“磨刀石”,重在转化运用,发挥需求牵引作用。和平时期缺乏“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客观条件,部队训练具有联系实战紧密、武器装备齐全、演训活动经常、战斗氛围浓厚等优势,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从新一代“蓝军”旅长满广志到“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从空军“金头盔”飞行员蒋佳冀到陆航特级飞行员赵理准,从特战营长刘珪到导弹护卫舰舰长高克……这些先进典型,都是训练场、比武场、实战化演兵场上的佼佼者、驾驭新型装备的精英,也是推动理论向实践转化、知识向能力跃升、课堂向战场延伸的突出代表。新体制下,部队训练实践要突出抓对接、促转化,将个体培养融入整体训练,抓好院校所学知识与岗位实践应用有效衔接,使官兵在火热军事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军事职业教育是新型军事人才成长的“助推器”,重在补充拓展,发挥导向助力作用。现在军事领域的变革日新月异,战争形态、作战样式、指挥方式、武器装备发展变化非常快,军队人员不懂、不熟悉、不适应的东西越来越多。要想跟上时代步伐,离不开军事职业教育,离不开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泛在学习”。军事职业教育的优势,在于学习资源丰富、方式方法灵活、自主按需选学、获取知识快捷,关键是要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岗位履职、紧贴职业发展,打造“没有围墙的战争学院”,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格局。

俗话说:“炉火再旺,锤子不硬也打不出好钉。”成长为新型军事人才,一靠自身努力,二靠军队培养。任何一名官兵,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在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献身使命、报效国家的军旅人生中有所作为,就要孜孜不倦学习、勤勉奋发干事。只有不断强化“知识危机感”“本领恐慌感”,立足岗位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成为强军兴军的有用之才。

(责编:黄子娟、万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