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军民一体的现代军事物流
军事物流是满足军队平时与战时需求的物流活动,是维持国家安全利益的动脉,是军队建设和保障打赢的基本要素。现代战争消耗越来越大,需要的物资、技术、服务等保障事项越来越庞杂,仅仅依靠军队自我运输保障难以满足作战需求。为适应军事物资保障的间歇性、专供性、保密性等要求,需要打造军民一体的现代军事物流体系,这也是当今世界军事大国的普遍做法。
抓好军地一体化顶层设计统筹。军事物流活动贯穿平时、急时、战时,是以人、财、物为核心要素的物流活动,虽有别于社会化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三大体系,但仍然围绕“衣、食、住、行、送”基本需求提供保障服务。近年来,随着我军以创新机制、融合发展为特色的现代军事物流改革日趋深化,在副食品集中筹措、被装精确申领、武器装备高效押运等方面已初步形成军地一体的军事物流保障体系。为满足急时应急战时应战需要,推动地方物流力量参战支前,打造军民一体的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关键之一是要搞好顶层设计统筹。由国家、军委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和法规保障,从宏观层面上明确军队保障力量与地方物流企业及社会组织等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切实厘清国家机关和军队部门之间,军委机关和各军兵种、部队之间,军队与地方物流企业之间的职责分工,明确各项物流政策的归口统筹和闭环管理,明晰通用保障的范围、品类、规划、要求,以及地方物流力量与各军兵种专业保障力量之间的区分与衔接工作等,建立自上而下、统分结合的军民一体的现代军事物流体系,积极推进标准化、智慧化、集约化、绿色化的骨干物流网络枢纽建设,确保各军兵种、部队与地方物流企业之间,建立标准统一、响应快速、监管规范、有序推进的运转格局,加快我军现代军事物流从体系引导、计划引领、静态活动向配置引导、需求引领、动态活动转型升级。
建立军地互通的标准体系。标准体系是物流运作的基础,也是物流各环节的黏合剂,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体系,军民一体的现代军事物流也就无从谈起。当前,我国军地物流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统一的军事物流标准体系,难以做到有机衔接,从而影响运输保障效益。未来战争,推进地方物流企业支援保障作战,前提就是要实现军地物流技术标准的一体化。无论是运输技术、仓储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还是包装技术、配送技术等都应坚持军地一体设计开发、统一标准体系,以打破军地界限,改变目前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弊端。比如,借鉴现代物流业把可运输性作为通用物流基础的标准做法,积极研究制定军用物资包装标准、军用物资铁公水空运输标准,既要充分考虑与国家标准接轨,与国际物流标准衔接,又要考虑军队需求的特殊性,确保军事物流在国内乃至域外畅通运行。尤其是物流信息技术标准的军地一体化。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也是整合军地物流各要素的基础。针对军地物流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进展程度不同、采用软件不一、使用网络通道不尽一致,以及军地融合保密难度大、整合困难等问题,需要加强统筹力度,制定出有约束力的长效规划,统一网络技术和物资数据信息标准。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把军队和地方管“物”和管“流”部门的相关网络和电子信息整合起来,建立融合共享的信息化平台,使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做到无缝链接,从而推进物资储备、运输配送等军地资源共建共管、共享利用,实现军事物流体系的重塑升级。
培育军地兼容的人才队伍。现代军事物流是一项融合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和军事后勤等科学与技术的崭新活动领域,它的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军事物流人才队伍。目前,我军物流系统人才短缺,物流从业人员少、专业素养不高,大多数军事物流人才是过去从事仓储、运输或管理专业的人员,也有从其他专业改行过来的。为此,必须加大现代军事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育。首先,要加强军事物流学科建设,形成以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多层次军事物流高等教育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借用地方院校物流教育资源,打造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为原则的课程体系,既重理论研究,又重实际应用,使得军事物流人才不仅懂得现代物流技术,还懂得现代物流经济;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组织管理的才能。其次,要抓好军事物流人员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面对现代军事物流人才匮乏和人才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仅依靠学历教育难以解决,应加强在职人员的再教育,定期将他们送到相关军队院校或地方院校进行轮训,及时掌握现代物流新技术,实现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的转换。再次,要加强军地交流,广泛开展军地联合办学,在地方院校物流专业教学中开设有关军事物流课程;联合举办军地物流研讨会,进行科研项目合作攻关,军队要积极参与地方物流规划,促使其贯彻军事需求的同时,深入了解和适时掌握地方物流发展的最新动态,为战时物流的民力动员打下坚实基础。(戴剑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