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星盾”计划出台

美“星链”计划迈出军事化一步

2022年12月14日09:29 | 来源:中国国防报
小字号

俄乌冲突中,“星链”低轨卫星星座凭借大容量、高通量、低时延和重访周期短等优势首次介入战场,充分证明近地轨道卫星的潜在军事应用价值。为满足美国国防和情报机构日益增长的需求,近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宣布启动“星盾”计划,定向服务于美国国家安全机构和五角大楼,标志着“星链”计划军事化发展迈出关键一步,将从根本上提升美军通信侦察、空间态势感知和天基防御打击能力。

“星链”走向军事化

2015年,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推出“星链”项目,计划在非对地静止轨道构建庞大卫星系统。整个项目分2个周期建设,共包括4.2万颗卫星。1期“星链”计划由1.2万颗卫星以及相关地面控制设施和用户网络终端构成,2期“星链”计划由部署在9个不同轨道高度的29988颗卫星组成。“星链”主要提供全球范围内全天候、低时延的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尤其可为偏远地区提供低成本的互联网覆盖,相比传统互联网具有高覆盖率、远距离低延迟传输、低成本等优势。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自2019年5月发射首批60颗“星链”卫星以来,目前已在近地轨道部署约3500颗1期卫星。

美国军方一直高度关注“星链”计划的军事化潜力。2019年,美国空军资助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测试“星链”卫星与军用飞机的加密互联网服务。2020年5月,美国陆军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签署协议,计划使用“星链”卫星宽带进行跨军事网络数据传输。2020年10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获得美国防部1.5亿美元合同,用于开发军用版“星链”卫星技术。

“星链”卫星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进一步推动该计划的军事化。12月1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发布公告,有条件批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关于部署和运营2期“星链”卫星的申请。该公司将获准在525千米、530千米和535千米3个高度的近地轨道,部署和运营7500颗2期“星链”卫星,标志着“星链”计划军事化应用发展到新阶段的“星盾”计划诞生。

提供多方面作战优势

“星链”计划与“星盾”计划的区别在于,前者面向普通消费者和商业机构,后者仅为美国政府提供服务。“星盾”计划虽然以维护美国国家安全为重点,但仍基于“星链”的技术和生产线,并与“星链”通信兼容。“星盾”计划利用“星链”卫星星座,为美国情报机构、国防部等部门提供数据加密传输、战场信息感知等多项服务,特别是为美军一直欠缺的战场高通量信息传输、战场卫星遥感信息获取等方面提供支持,有效增强美军侦察遥感、通信中继、导航定位、精确打击等作战能力。

目前来看,“星盾”计划在地球观测、安全通信和有效载荷托管等重点领域具有一定优势。

首先,“星盾”具备实时观测地理空间能力。由于“星链”卫星星座数量庞大且分布式部署,再配合升级后的“星盾”卫星上搭载的光学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可实现不间断侦察和实时跟踪地面目标。

其次,相比GPS导航系统,“星链”卫星的轨道高度低,信号更强,同时具备成熟的星载激光通信链路,可有效推动军事通信网络与商业通信网络之间的无缝切换,防止网络袭击和电磁袭击。

再次,“星盾”卫星可承担自杀式攻击太空航天器任务,还可利用在轨机动性,通过加装武器化应用,辅助陆基导弹防御系统定位、拦截来袭的高超音速导弹、洲际弹道导弹等目标。

现阶段“星盾”将主要开展3方面业务,一是实时对地遥感服务,二是实时快速传输遥感数据;三是利用“星链”卫星平台,托管各种军用载荷。

推动太空军备竞赛

美国太空版中心地带理论提出:“谁控制了地球轨道,谁就控制了近地空间;谁控制了近地空间,谁就控制了地球。”“星盾”计划的问世,加速了低轨卫星军事化转型发展,凸显出美国急于抢占外空轨道资源,及颠覆现有作战体系的野心。

“星盾”计划基于“星链”技术,且两者相互兼容,将进一步模糊太空军事化准则,引发外太空领域争端,推动太空军备竞赛。11月30日,俄罗斯外交部防扩散和军控司司长叶尔马科夫透露,美国防部正利用低轨道卫星星座测试可覆盖世界任何地方的军事指挥体系,而绝大多数国家对此缺乏“有效反制手段”。他强调,俄罗斯主张禁止民用商业卫星用于军事任务,并呼吁所有对适当利用空间技术感兴趣的国家共同努力,以和平目的开发近地空间,加快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面的、旨在防止外层空间军备竞赛的国际法准则”,确保外层空间的和平利用。(张帅)

(责编:陈羽、唐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