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多给官兵首创提供支持

2023年03月15日08:50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中有一个真实的情节。志愿军最初入朝参战时规定,不准用枪打飞机,因为可能既打不到,又暴露了目标。有一个战士因为忍受不了敌机的频繁骚扰,端起机枪对空扫射,居然把飞机打下来了。但他立即感到闯祸了,这是严重的违纪行为,准备接受处分。彭德怀司令员却说,我不是来处分你的,我是来给你颁发军功章的。军令规定不准打飞机,既然你把飞机打了下来,我们就立即修改军令。由此,志愿军积极创造打飞机的招法,开展了有效的群众性对空射击活动,取得重大成果,为战争胜利立了很大功劳。

回顾军史,我们看到,志愿军官兵群众性对空射击活动的创新开展,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离不开制度机制的保障。如果没有彭德怀司令员的肯定,没有军令的修改,这一群众性首创不仅不能得到推广,那位战士还可能受到处分。今天,如何让官兵敢首创仍是我们需要积极面对并亟待回答的时代课题。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规定,要“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带着对官兵的深厚感情做工作,着力增强基层内生动力和工作主动性”。的确,知战胜者在卒伍。基层官兵处于练兵备战最前沿,直接参与军事实践。我军的作战思想、作战理念最终要落实到他们的行动上;武器装备、科研成果最终要落实到他们的使用上。训练方法是否科学,武器装备是否先进,后勤保障是否到位,政治工作是否有效,哪些地方需要创新,哪些部分需要加强,都离不开官兵的参与和改进。他们的创新创造,永远是打开胜利之门的金钥匙。

新时代10年,很多单位践行“大众谋战、全员创新”理念,官兵首创精神得到充分尊重,一大批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战斗力。然而,也有少数单位在“可为”上力度不够,束缚了官兵创新创造的手脚。有的把官兵的奇思妙想、创新创造视为不务正业,影响了官兵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有的虽然敬慕成果,却不宽容失败,使官兵畏首畏尾,不敢大步向前;还有的重视大项目、轻视小革新,官兵的一些创意创新因缺少支持而难以付诸实践。这些问题不解决,就难以让创新的活力充分迸发、让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让官兵敢首创,离不开上级和领导的支持。事实上,要让首创结出创新之果,没有领导干部的认可是很难实现的。1946年7月,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三纵队七师二十团三营开创了闻名全军的“诉苦经验”。这个“诉苦经验”之所以能在全军推广,得益于毛泽东、陈云、罗荣桓等同志的肯定,毛泽东还亲笔修改了“诉苦经验”。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基层官兵创造了被称为“地下长城”的坑道工事以及坑道攻守战术。这一坑道战术的有效应用,也是陈赓等志愿军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可以说,没有支持就没有首创。现在在一些基层单位,很多领导干部专门为技术骨干设立“创新工作室”,为技术攻关提供专门经费,举办“军匠工程”创新成果展,就是对创新创造的有力扶持。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让官兵敢首创,需要激励机制,也需要容错机制。创新被视为“一场寂寞的长跑”,就是因为它会成功,也会失败。当创新成功时,就要及时给予奖励。郭兴福探索的战术训练方法很有效果,1964年1月3日,中央军委专门向全军发出指示,号召全军掀起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运动;空军地空导弹部队营长岳振华带领部队创造的“近快战法”,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一等奖……这些一线创新成果,都受到了应有的褒奖。当创新失败时,千万不能只想着问责,而是要用“三个区分开来”的标尺卡一卡,真正实施精准问责,让官兵心中的创新之火永不熄灭。

当下,我们已经进入“新体制时间”。要最大限度释放改革效能,最大限度提升战斗力,尤其需要广大官兵敢创新,用创新创造成果打造制胜优势。各级党组织应大力弘扬创新文化,激发官兵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激励官兵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官兵的自觉行动。(程剑)

(作者单位: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责编:彭晓玲、王潇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