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③
④
⑤
離開營區,告別家人,趕赴施工一線,再次回來可能就是一年半載以后。由於任務的特殊性,第二炮兵某通信工程團官兵常年轉戰大江南北,難得回營區,很多軍嫂雖已隨軍,但依然過著牛郎織女般的生活。
針對隨軍家屬生活負擔重的實際,該團黨委結合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研究決定成立家屬委員會。團黨委不僅為家屬委員會提供活動場所,還購置了一批文體娛樂器材。自此,每天傍晚,唱歌跳舞、組織比賽,營區洋溢著軍嫂們的笑聲和歌聲﹔他們還充分發揮隨軍家屬職業、專業優勢,幫助軍嫂選擇就業崗位,提高軍嫂的就業競爭力﹔成立子女教育、法律咨詢、矛盾調解等互助小組,傳授知識、交流心得,談心疏導、化解矛盾﹔家屬委員會還積極為部隊大齡青年官兵牽線搭橋,幫助解決婚戀問題﹔每逢重大節日,他們還精心編排文藝節目,豐富軍營的節日文化生活。
“后方穩固,前方才能安心。”該團政委孫慶果說,家屬委員會對團隊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不僅是軍嫂們的“幸福港灣”,更是一線官兵的“堅強后盾”。剛從工區回來的二級軍士長陳慶華說:“結婚十多年了,以往和妻子通電話,妻子總少不了一番埋怨。如今,電話裡妻子又說又笑,我心情也好了,工作勁頭更足了。”
付建華 本報特約記者郭義闖、陳雙維攝影報道
圖①: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豐富了軍嫂們的業余生活。
圖②:家委會成員熱心為即將舉行婚禮的新人布置新房。
圖③:雙軍人家屬李宇麗利用休息時間為小學生輔導功課。
圖④:家委會通過微信群及時發布各類活動信息。
圖⑤:軍嫂為愛好聲樂的小朋友進行樂器培訓。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