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翔,全軍防空兵作戰理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防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戰役學專業研究生教育特聘專家,曾獲多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和軍隊科技進步獎。
高超聲速飛行
天基作戰系統
防空反導對抗
無人機作戰
●空襲作戰以其超常的作戰效能發展成獨立的戰爭形態
●防空作戰與空襲作戰貫穿於現代戰爭的全過程多方位
●作戰空間已由陸地、海上、空中不斷向外層空間擴展
視點提示
據外電報道,8月8日,美軍先后出動兩架大黃蜂式戰機,從波斯灣喬治布什號航母上起飛,向目標發射了兩枚重磅激光制導炸彈。幾小時后,美軍再次出動無人機和F/A-18戰機,對目標實施了第二波、第三波空襲……美軍對伊拉克北部實施定點空襲,再一次讓世人見識了其慣用的空中打擊招法,同時也讓世界各國將目標視線再一次聚焦到國家空防安全。
“無空防便無國防”,防空反導鑄“堅矛利盾”。現代高技術戰爭,拉開戰幕的常常是空襲與反空襲。
現代空襲 形式多樣手段豐富
現代空襲以打擊地面或海上目標為主,常常伴有空中作戰行動,不同的作戰其目的、規模、武器、持續時間和影響范圍都不同。42天的海灣戰爭,多國部隊持續進行了38天高強度空襲。長達78天的科索沃戰爭,成為第一場僅依靠空中打擊而達成戰爭目的的典型戰例。空中打擊已成為貫穿戰爭全程並影響戰爭全局的重要作戰樣式。
現代戰爭表明,一個國家如果缺乏有效的空中反制利劍,又喪失了御空的堅盾,一旦戰事爆發,空天門戶洞開,必將陷於被動境地。
現如今,高新技術使空襲兵器具有了快速反應、高射速、高精度等性能,更使防空作戰的節奏快上加快,使單位時間內作戰強度空前提高,作戰進程大大縮短。1986年美國空襲利比亞時,僅僅用時18分鐘,利比亞的11個防空導彈基地、2個機場、1個港口和1個兵營等5個戰略目標瞬間蕩然無存。伊拉克戰爭爆發后的頭一個月,美英聯軍就出動飛機約4.76萬架次,現代空襲在軍事上實現著快速決勝的作戰目的。
當今世界,各軍事強國空中打擊兵器突飛猛進,正朝著信息化、隱身化和無人化發展,空中兵器對地攻擊的精確性、毀傷效能越來越高。導彈核攻擊、飛機導彈合成攻擊、軟硬一體化壓制突防、遠程精確打擊、全方位多手段突防等多樣化攻擊方式讓信息化戰場扑朔迷離,嚴峻的現實對防空反導體系建設提出了緊迫要求。
防空作戰 攻防博弈貫穿全程
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多國部隊從防區外發射的精確制導炸藥達到了實用彈藥68%以上,致使伊拉克以打擊臨空飛機的地面防空系統難以發揮作用。
這場戰爭引起了各個軍事強國對於防空力量發展建設的重新思考。面對新的多樣化進攻手段,即便是軍事技術較為發達的國家也在積極探索新型防空作戰系統。美國一直致力新的防空現代化計劃,前方地域防空系統、愛國者導彈、遠程攔截導彈、戰區高空防御系統等先進防空系統不斷亮相,國家導彈防御系統、戰區導彈防御系統相繼構建。俄羅斯則著力推行抗擊太空、近地太空、空中襲擊於一體的大區域防空作戰,其重心是抗擊飛機遠距離空襲和導彈攻擊,聲稱不讓一架飛機、一枚導彈進入被保衛的目標上空。
攻擊目標的改變引導著防空作戰機理的改變,防空反導系統的發展也逐漸呈現出新的趨勢。各國在一些新概念武器研究領域也不斷鑽研,大功率微波武器、超高速動能導彈、電熱炮、高能激光武器系統等科研成果相繼從實驗室走上戰場,彈道導彈助推段攔截技術等新技術也不斷取得新突破,空天防御系統加速向一體化高度融合發展。
進攻與防御是戰場上一對永恆的矛盾,在相互制約的同時又促進了相互的飛躍式發展。
體系對抗 空天一體凸顯趨勢
未來防空反導作戰將是以體系對體系、以系統對系統,每一個關鍵節點對於戰爭勝負都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每一件裝備每一個要素對作戰行動都有深刻影響。非線性、非接觸、非對稱已成為防空反導作戰的重要樣式。實戰中,既要能夠有效應對萬米之上的轟炸機、一樹之高的武裝直升機,又要能夠成功應對幽靈般的隱身飛機、掠頂高飛的各種衛星以及精確制導攻擊等各類高科技手段的突襲。
從高技術局部戰爭研究可知,加強完善高中低空合理搭配、遠中近程有效銜接的防空反導體系作戰能力建設十分重要。外軍認為,隻有立體化偵察預警系統、網絡化協同指揮系統以及諸軍兵種有效融合、多層次攔截毀傷等聯合作戰體系建立並有效發揮作用,防空反導才能夠凸顯成效。
現如今,空天一體戰略地位日趨凸顯,尤其對現代防御體系構成了嚴峻考驗。主要包括: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天基信息資源利用、先進的空中預警、陸基雷達建設、光電偵察等手段和體系構建。特別是對信息融合水平、對高隱身目標、低空高速小目標等的預警探測能力等均提出現實而緊迫的要求。因此,全面提高對敵空襲體系的“軟硬對抗”能力建設,鑄造起國家空防體系戰略防御之盾,已成為許多國家保衛和平發展的重要課題。
科學探秘
防空反導一體化
防空是指防備、抵御敵空中入侵的手段與行動,其核心是以抵御空襲飛機為主﹔反導是利用反彈道導彈武器將彈道導彈攔截或摧毀在運行和到達目標之前,其核心是抵御彈道導彈的襲擊。當前,防空的目標已從傳統的飛機向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等各種氣動目標方向發展,促進了防空反導在戰技術上的一體化融合。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飛機作為一種作戰手段正式投入偵察與投彈轟炸使用,憑借其居高臨下、自由飛翔的特點很快便成為戰爭新寵。自此開始,空襲與反空襲便成了一種全新的戰爭樣式。
進入新世紀,世界新軍事變革迅猛突進,戰爭形態已經發生深刻嬗變。空襲目標已非單一飛機,而是無人機、空地導彈、戰術彈道導彈、洲際導彈、軌道式武器和航天飛行器等空襲作戰體系,同時空天作戰高度融合,防空反導一體化、戰爭信息化、戰場空天化、空地對抗主戰化、打擊精確化等特點日趨凸顯。目前,世界軍事強國都在大力發展空天武器裝備,以期提高戰略威懾能力,爭奪和保持制空權、制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