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定點空襲背后的制勝法則

■楊紅升

2014年08月27日04:43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定點空襲背后的制勝法則

  8月8日以來,美軍對伊拉克極端組織目標發動多次定點空襲,有效摧毀了軍用車輛、火炮發射點等一批武器裝備和地面設施。單從軍事上看,透過定點空襲,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未來戰爭的制勝機理和法則。

  從戰術行動上看,定點空襲並非一個新生事物。作為一種小規模、低強度的精確打擊手段,它已成為軍事強國實施軍事干預的利器。從理論上講,它可以減少平民傷亡,提高打擊效果,產生很強的心理震懾效應。

  定點空襲體現了“有限戰爭”的特點。為什麼美軍反復聲明不會派遣地面部隊進入伊拉克?這是因為戰爭目的的有限性。與過去開疆拓土的常規戰爭相比,無論戰爭發動者實力有多強、優勢有多大,都把戰爭目標鎖定在謀求有限的特定的國家利益范圍內。比如,英阿馬島戰爭,英軍的戰爭目的就是守住馬島主權﹔美軍入侵巴拿馬,是為了確保巴拿馬運河以及美在巴的各種既得利益。有限的戰爭目標決定了有限的打擊目標、有限的戰爭規模、有限的兵力、有限的時間。

  定點空襲之“點”不是隨意確定,而是選擇要害目標。當一方的指揮中心、交通設施、石油和電力系統等遭到摧毀后,戰爭機器就無法運行,戰爭行動就無法展開,進而會失去民心的支持。定點空襲實質是一種癱瘓戰,要麼打癱對方,要麼“嚇”癱對方,使對方完全失去抵抗意志。正如英國戰略家利德爾·哈特在《戰略論》中所說:“一個國家的政府在心理上受到壓迫,那麼這個政府所擁有的一切作戰力量也有可能被抵消……這正如下述一種情況:兩隻手都麻木和癱瘓了,刀劍必然會從手中掉落下來。”掌握技術優勢的一方,可以採取外科手術式打擊等多種手段,有效控制戰場局勢和進程。

  空軍力量往往充當定點空襲的急先鋒。靈活性是空中力量最重要的特性之一。空軍不僅可以在大規模的戰爭中大顯身手,在低強度、小規模的沖突中,使用空軍也是最迅速、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杜黑早就說過:“空中戰場是決定性戰場,在空中被擊敗就是戰敗﹔沒有制空權,就注定要失敗,並接受戰勝者願意強加的任何條件。”這也是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發展空軍的原因。

  因為兩者實力懸殊太大,可以說這是一場導彈對子彈、衛星對准星的軍事行動,結局自然不難預料。但定點空襲能不能達到美國的預期目的、何時能達到目的,目前難下結論。畢竟拳頭解決不了一切,空襲行動再成功,也難以根除極端武裝的生長土壤。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