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我與青奧共成長

■本報記者 杜 康

2014年08月28日05:22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我與青奧共成長

“小青檸”志願服務掠影。新華社發

  “Good bye(再見)!”說完這句話,英文播報員陶秋成輕輕關上了麥克風。這個動作他已經重復了上百次,但這次是最后一次。

  來自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的陶秋成是青奧會橄欖球賽場的英文播報員。作為一名青奧志願者,陶秋成心裡有太多感慨:“這段時間,大家頂住了很多壓力,也受了一些委屈,但最終我們圓滿完成了任務,大家配合很好,心裡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下來。這個暑假,我們收獲了太多太多,每個人都得到了鍛煉和成長,這些收獲將會使每個人終生受益。”說完陶秋成忍不住流下不舍的眼淚。

  摔倒、倒立、跳“小蘋果”……如果要評選南京青奧會最火的“明星”,那一定是吉祥物砳砳。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裡,它的照片被瘋狂轉發。各種萌態的砳砳其實全部由志願者扮演,給大家帶來了無盡的歡樂,但扮演者卻“苦不堪言”,“穿上表演服又悶又熱,每次表演結束,從頭到腳渾身濕透,確實非常難受。但我們給青奧會傳遞了快樂,同時也磨練了自己的意志品質,值得!”砳砳的扮演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學院的大一學生程歡說道。

  自去年10月南京青奧會志願者招募活動啟動,共有10.3萬人在報名系統注冊報名。經過30多場面試,最終選擇了2萬名志願者,分布在觀眾服務、競賽組織、禮賓服務、餐飲服務、醫療服務、代表團助理等400余個崗位。經過大多數網友的推薦,本屆青奧會志願者的昵稱沿用去年亞青會的“小青檸”。

  讓所有“小青檸”銘記的是,在青奧會開賽一個月前,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回信對“小青檸”寄語:“作為志願者,無論是在台前還是幕后,無論是迎來送往還是默默值守,都可以在這場青春盛會中展現自己的風採。”

  “我們做到了!”25日晚,南京奧林匹克中心結束了青奧會田徑比賽所有項目的角逐,800多名志願者大聲喊出這句肺腑之言。田徑賽場的禮賓助理王瑋明告訴記者,“我們接待了包括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內的很多體育界名人,我們的表現都很大方得體。”作為南京農業大學即將升入大四的學生,他認為青奧會志願者的經歷規范了他的言行舉止,會幫他更好地融入社會。

  “習近平主席說,青奧會是中國和世界青年分享青春和思想的舞台。我們做到了!”來自多哥、在南京農業大學學習的志願者斯瓦丹如此說道。他說雖然沒有機會在青奧會見到本國運動員,但在賽會服務中認識了很多中國朋友。

  在南京最炎熱的8月,這些大學生志願者們放棄暑假,大多數都住在沒有空調的學校宿舍,凌晨出發,深夜返回。在志願者之家裡,來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小李同學在留言中這樣寫道:“也許這只是一條平凡之路,被人走過的同時也在被人忘卻,卻被我們賦予新的意義。我們用腳步丈量青春,用微笑綻放魅力。”

  (本報南京8月27日電)

  制圖:蘇 鵬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