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話別我奔赴了戰地,為祖國為和平迎接那槍林彈雨……”廣西憑祥匠止烈士陵園內,一陣陣如泣如訴的動人歌聲,如同媽媽美妙的搖籃曲,縈繞在一座座烈士墓之間。
歌唱者是當地退休音樂教師黃麗章。35年來,她經常來到匠止烈士陵園,為安葬在這裡的1008名英烈“歌唱”。在軍魂網上,她還是頗有名氣的熱心網友“夢雨”,經常在線組織和召集大家一起祭奠英烈。
關於黃麗章的故事,得從1979年那場邊境戰斗講起……
衛生員小光,你在哪裡
黃麗章是軍人的后代,父母的言傳身教,讓她從小就對軍隊和軍人有著特別的情感。
那場邊境戰斗打響時,已滿20歲的黃麗章正值青春韶華。當時,一支支部隊從她家門前開赴前線,雖然許多年輕的面孔還來不及看清就已擦肩而過,但冥冥中卻注定要發生一段情緣。
那年2月,黃麗章就讀的學校操場上支起了兩頂帳篷,一個臨時救護所很快便開設起來。就在那時,她結識了同歲的衛生員小光,初戀就這樣悄然而至。“那時候,部隊放電影他經常邀請我去,我也經常出入救護所幫他看護傷病員。”回憶那段短暫的相處時光,黃麗章至今依然充滿甜蜜。
2月28日,黃麗章至今仍十分清晰地記得,由於前方戰事吃緊,小光被緊急派往戰場。臨行前,她將一雙布鞋和一條白色衣領帶塞進小光懷裡,這可是她連日來一針一針親手縫制出來的。
“我會回來的,你放心。”小光邊走邊含著熱淚告訴黃麗章。她一直目送戀人的背影消失在邊境線上。然而,讓她至今十分遺憾的是,兩人由於害羞的緣故,交往多限於眉目傳情卻較少說話,以至於她連小光的名字都沒來得及問,照片也沒留一幅。
戰事結束了,但黃麗章卻沒有見到小光回來。她曾多方打聽均無結果,雖然有人告訴她小光已經壯烈犧牲了,但黃麗章遇上當年的老兵時仍會問:“咱衛生員小光在哪,你知道嗎?”
她走上街頭賣廢品資助烈屬
初戀的那段經歷,讓黃麗章對邊關英烈有著刻骨銘心的感情:“年輕的軍人用生命保衛我們的家園,我也要用生命守護好他們的‘家園’。”
35年來,她把對小光的思念,化成了對英烈們的祭奠,逢年過節,她都會給無名烈士燒炷香、敬杯酒,陪他們嘮嘮嗑﹔為了給被遺漏的烈士取証立碑,她四處奔走搜集線索﹔她通過網絡積極張羅,牽頭組織祭奠英烈、幫助烈屬“尋親”……
2010年3月,當《哥哥,您的英魂在哪裡》的視頻在網上傳播后,烈士韓新朋的弟弟韓新昌打電話給黃麗章,托她幫助尋找弟弟的墓。然而,黃麗章邀請韓新昌來廣西遍訪當地烈士陵園,最終卻無功而返。
讓韓新昌和家人感到欣慰的是,3個月后從廣西方面傳來為韓新朋補建烈士墓的消息。原來,在黃麗章的多方聯絡下,經烈士生前所在部隊和當地民政局協商,決定為韓新朋烈士修建“衣冠塚”,幫助烈士家人暫圓31年未了的心願。
這些年,黃麗章自己省吃儉用,但為了烈士的事她卻慷慨解囊、從不吝惜。微薄的工資入不敷出,她便利用業余時間收集廢品來籌集資金,一分一毛地攢下來資助烈屬。
讓更多的烈士被后人銘記
今年憑祥市“八一”文藝晚會上,由黃麗章創作的話劇——《尖兵,子夜悄行》獲得了巨大轟動,在駐地官兵中掀起了一股學戰史、學英烈的熱潮。
當年,他們舍棄年輕的生命保家衛國,我們活著的人千萬別忘了他們!採訪中黃麗章談到,這些年我們社會對英烈的感情淡了不少,有的地方因經濟開發毀壞了烈士陵園,還有一些人昧著良心抹黑英烈、褻瀆崇高。每每看到聽到這些,她說自己心痛得要滴血。
近年來,黃麗章通過烈士戰友的回憶、與烈屬交談,收集整理了大量感人的故事素材,她運用話劇、舞蹈、歌曲等形式,把烈士的英勇事跡搬上舞台巡回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黃麗章的感召下,她的“夢雨愛心小組”在當地不斷發展壯大,成員們活躍在邊境各個烈士陵園,積極為回訪老兵和烈屬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她激動地對記者說:“這些年,從不被支持理解到不斷有人加入‘追烈’隊伍,我覺得不枉此生。”
相關鏈接
匠止烈士陵園
匠止烈士陵園位於廣西憑祥市西南方向1公裡處,由中央軍委派人選址建成。1988年9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將油隘、上柳(部分)、伏坡山、板布、板價等墓點的烈士遷葬至此。陵園佔地面積為8900平方米,建設規模7250平方米,共安葬革命英烈1008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