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肖鳳城

2014年10月27日03:25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在部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任務時明確要求:“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這一要求蘊含著黨中央對推進法治與推進改革之間關系的深刻思想,對於在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更好推進改革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法治是推進改革的有效途徑和有力保障

  立法與改革決策相銜接,就是把改革決策通過立法程序轉化為法律規定、進入國家法治體系,通過法治體現改革思想、落實改革要求、達成改革意圖、推動改革發展,實現推進法治與推進改革良性互動,使之相得益彰。

  法治是改革的“天然盟友”。法治從其施行之日起,就因其內在的科學性、民主性、系統性和權威性,從而成為推動改革起步、幫助改革完成的助推器和保險杠。法治的科學性,是指法治講究“良法之治”,正如十八屆四中全會所言:“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凡有不良之法,便須進行改革。法治的民主性,是指法治講究平等協商,通過協商協調各方意見、統籌兼顧各方利益,做到“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以法治推進改革,就使改革的阻力從一開始就降低到最小程度。法治的系統性,是指法治講究把自己作為一個有機運行的整體,追求自身的統一性、協調性,隻要有不協調之處,就必須加以解決,以法治推進改革,就能夠使改革在微觀上、細節上處處留意用心,使改革避免引發違背改革初衷的新矛盾新問題。法治的權威性,是指法治以國家強制力為基礎,一旦納入法治軌道,在執行力上便有國家強制力作保障,以法治推行改革,就能使改革決策得到有效貫徹。因此,法治是推進改革的利器,現代條件下的改革一定要通過法治加以推進。

  通過法治推進改革是建設法治中國的本質要求

  進一步看,通過法治推進改革,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本質要求,是建設法治中國的題中應有之義。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的重大戰略任務。全會指出:“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各項工作,注重從思想上、制度上謀劃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的戰略性、全局性、長遠性問題。”全會還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這表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正是全面深化改革之必須。依法治國,不僅要貫徹實施好現有的法律制度,更要在國家生活、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變革中全面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把依法治國的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落實到國家生活、社會生活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這樣才能切實使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深入的貫徹落實。

  法治與改革相結合是推進和完善法治的必由之路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實踐表明,把法治與改革緊密結合起來,是推進改革的成功之道,也是推進和完善法治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近300部法律中,都不同程度包含著重大改革內容。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也正是在推進改革的進程中得到發展和完善,取得歷史性成就的。

  實踐証明,凡是以立法形式推進改革、改革事項於法有據的,都能比較順利地推行改革措施,比較圓滿地實現改革意圖,最終取得較好的社會效果,並為進一步改革打下良好基礎。

  將法治與改革分離開來的思維,既不是應有的法治思維,也不是正確的改革思維,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依然存在。一種表現是以改革需求缺乏現行法律依據為由,遲遲不響應改革的召喚。這是一種僵化的、教條的思維方式。實際上,現行法律規定從來就不應成為改革的絆腳石,因為法律是通過立法程序制定的,也可以通過立法程序加以修改,隻要改革需要,就可以啟動立法程序,通過立法過程中的討論、審議,汲取智慧、凝聚共識、形成制度、完善措施,使改革意圖得到充分的實現。另一種表現是推進工作不考慮現行法律規定,這種脫離法治的改革思維和改革方式,往往會碰很多釘子、吃很多苦頭,好心辦不成好事。毫無疑問,這兩種表現都不符合十八屆四中全會的精神。

  在推進改革進程中運用好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我國各個領域的改革,很多都進入了“深水區”,無論是經濟體制、文化體制改革,還是司法體制、社會體制改革,都會涉及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習總書記要求:“對重大改革尤其是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改革決策,要建立社會穩定評估機制。遇到關系復雜、牽涉面廣、矛盾突出的改革,要及時深入了解群眾實際生活情況怎麼樣,群眾訴求是什麼,改革能給群眾帶來的利益有多少,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思路、制定舉措、推進落實。”習總書記還強調:“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加強對相關立法工作的協調,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必須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學習,加深對法治與改革如何結合問題的思考,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在推進改革進程中運用好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作者系中國政法大學軍事法研究所教授)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