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之友》專版10月14日刊出“聊聊我的新訓故事”征文啟事以來,編輯部已收到稿件100多篇。這些新訓故事的主人公,有的已復轉回到社會,有的走上領導崗位,有的成為大家眼中的“兵王”,有的則是剛經歷過新訓的上等兵。雖然身份不同,但字裡行間無不流露著對新訓經歷的深刻感觸。新訓故事是快樂、是感動、是磨礪、是成長……新訓記憶是老兵內心深處閃亮的一顆星,也是指引后來者的指路明燈。希望新戰友能從這些故事中受到一些啟發。
——編 者
1982年冬天,我告別家鄉父老步入綠色軍營。一晃30多年過去了,當初忍痛放棄從醫夢想,轉行從事空軍地勤工作時的彷徨與困惑,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因入伍前有一段學醫的經歷,當初我就想當一名穿“白大褂”救死扶傷的衛生兵。不曾想,新兵開訓不久的一天下午,走廊裡突然響起集合哨聲,點名出列后,我們20多個人被告知,要被選去當地勤兵。雖然地勤也是個技術活,且教導隊的條件比團裡要好很多,但夢想瞬間破滅,還是令我十分糾結。
細心的指導員看出我的異樣,他耐心跟我講隻要努力學習,行行都能出狀元的道理,很快使我從困惑與迷茫中走了出來。教導隊期間,我苦練隊列動作,努力學習專業理論,結業時以優異成績被評為優秀學員並受到嘉獎。到部隊后,我虛心學習,在數九寒冬與烈日酷暑中苦練飛機維護技能,雖然苦些累些,但卻很快勝任了工作,逐漸挑起手托戰友生命與國家財產安全的重任。我后來入了黨,考上了軍校,提了干。再后來,我一邊鑽研業務技術,一邊利用業余時間“爬格子”,不但在軍內外報刊上發表文章數百篇,還參與了兩部空軍教材的編寫。
30多年的歲月歷歷在目,新兵訓練時指導員的一席話一直激勵我30年。作為一個從戎30多年的老兵,我想真誠地告訴年輕的戰友們:成功的路有千萬條,可能你對自己的崗位不那麼滿意,但隻要你夠勤奮,也一定能有所作為,實現自己的夢想。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