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長享受著相應級別軍官的政治待遇和福利待遇,有身份有地位——
士官長吃上了“定心丸”(國防視線·聚焦軍隊改革系列(1)·士官長制度改革)
——沈陽軍區陸軍第39集團軍某步兵旅探索士官長制度改革紀實(中)

![]() |
二營士官長徐登波(左三)與連士官長談論組訓招法。 |
![]() |
三營士官長孟祥士在苦練某型導彈的架設與裝填教學本領。 |
戰士休假一直是令營連領導頭疼的事,而前不久的一次測評,戰士休假滿意率達到了100%﹔提高“四會”教練員素質水平一直是連隊的難題,而在上次考核中,連隊教練員教學水平提升了12個百分點﹔近年來套選士官和繼續服役逐漸變“冷”,而2013年又“熱”了起來……談起這些變化,陸軍第39集團軍某步兵旅政委楊春文說:“士官長功不可沒。”
據了解,士官長試點工作之初,很多士官保持觀望的態度,報名參加競選士官長的人數不多。如今,士官長不僅成了“香餑餑”,而且擔任士官長的士官工作十分積極盡心。從“無人問津”到“炙手可熱”,激發他們干好工作的動力是啥?今天,讓我們走進該旅尋求答案。
“士官長制度讓我看到了新的出路和希望,相當於第二次‘提干’”
“山高有攀頭,路遠有奔頭。”該旅旅長馮忠國介紹,隻有打通士官長的進取渠道,才能引來更多的士官競選士官長,才會讓更多的士官長干好工作。
前兩年,該旅選改士官出現“冷”的問題,一些士官即使留下繼續服役,工作熱情也不算太高。對此,機關進行了調查,有些戰士說,當兵再長也是個兵,最終還得要回到地方發展,早走晚走都得走,不如早走,也許還有機遇﹔有的則說,干得再好最多是個代理排長,工資也不加,待遇也不好。機關從中得出結論:沒有進取渠道是導致部分戰士不願留隊或不認真干工作的重要原因。
總部賦予的士官長試點工作在該旅展開,旅領導一致感到,這是調動戰士積極性難得的機遇。為使士官長制度順利實行,充分發揮其作用,該旅在上級指示幫助下反復研究士官長制度方案。
“士官長設為旅士官長、營士官長、連士官長,士官長選拔按照逐級選升、任期調控,優中選優、競爭上崗的原則進行。”該旅負責士官長工作的副旅長白鐵軍介紹,連士官長從班長或擔任相當於班長職務的士官中選拔,任期內表現優異的,可選為營士官長,直至旅士官長。
“士官長制度讓我看到了新的出路和希望,相當於第二次‘提干’!”該旅作戰支援營營士官長吳雙江告訴記者,他在報名參加士官長選拔時,一開始遭到了家人反對。家人認為他在部隊服役了16年,再服役幾年到頭來還是一個兵,還得面臨今天的選擇。他認真學習士官長制度方案之后,認為繼續服役有奔頭,士官長崗位為自己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渠道和更寬廣的空間,自己可以在這個平台上發揮自己的智慧,施展自己的才華。
為有源頭活水來。士官長制度在該旅實行后,不少像吳雙江這樣的優秀戰士選擇了留隊。剛剛選晉士官的下士潘濤說:“我爸一直想讓我回地方發展,可我覺得留在部隊更有發展。我一定努力訓練,早日當上士官長。”
“士官長制度最大的好處是讓人有奔頭!”剛剛晉級上士的三營炮兵連士官長郎豐林告訴記者,他現在是一個連士官長,負責連隊的訓練、管理和教育,感覺這個崗位很鍛煉人,他的下個目標是競選營士官長。
“能者上,庸者下。”該旅軍務科長孫偉鵬介紹,旅通過梳理吸納我軍軍官、士官隊伍考評工作經驗,借鑒美軍軍士長考評做法,研究了士官長考評措施。評定結果作為士官長晉升、獎懲的重要依據,未經考評或考評不合格的不得擔任士官長,年度考評不合格的撤銷士官長任命。這樣一來,士官長工作才有動力,其他士官也有盼頭,才能夠有效地調動其他優秀士官投身士官長崗位貢獻力量。
“解決后顧之憂,士官長工作才能得心應手”
為確保士官長上崗就能盡心盡力工作,該旅對部分士官不願擔任骨干或擔任骨干期間工作缺乏動力現象進行了調研,結果發現:有的士官表示不願擔任骨干是因為當骨干不僅辛苦還得罪人而且津貼少,不值得﹔有的士官則表示家屬就業、子女上學、兩地分居等問題牽扯著他們不少精力,分身乏術。
“解決后顧之憂,士官長工作才能得心應手!”該旅領導接到士官長試點任務后便達成共識。“士官長是部隊的一個新生群體,對部隊未來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確實做好保障,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採訪中,二營士官長徐登波談到,士官長大部分都是已婚士官,主要的問題是兩地分居和家屬隨軍。三營九連士官長王慧龍說剛有孩子,媳婦沒有上班,希望工資待遇會好些。四營十二連士官長苟世鑫則表示,由於身上有訓練傷,希望有體檢待遇。對於這些問題,他們進行了反復的論証,研究出初步的管理保障方案。
“組織這麼重視,我們更得努力工作。”一營士官長陳忠波告訴記者,當兵15年了,第一次有自己的獨立辦公室,並且還有了體檢、供應等待遇,這就好像“提干”了,加入到了干部行列。三營士官長孟祥士也表示,自己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軍官,因為年齡大的原因,提干未果。現在自己雖然沒有戴“星”,但享受著“星”的待遇,行使著“星”的權力,照樣有“星”的榮光。
“其實我的‘后顧之憂’是能力有短板。”在別人都關心薪金待遇時,三營保障連士官長馬田難為情地介紹,他精通駕駛這一專業,但連隊有六七種專業,所以他組織連隊訓練、考評就有難度。他怕由於自己能力有限拖連隊的后腿。於是,他加班加點學習其他專業,並請教各個專業能手。
其實,像馬田這樣有“后顧之憂”的士官長不在少數。“選出的這36名士官長絕對個頂個,每個人身后都有一大堆榮譽。”該旅軍務科長孫偉鵬告訴記者,但是他們並不是全能的,都有短板。對此,該旅把士官長納入到了每年的“三長”集訓裡,並隔段時間進行集中培訓。
“領導放權,我們有干頭”
2013年11月21日,該旅36名士官長從軍區綜合訓練基地學成歸來后,立即奔赴各自崗位,負責營連的訓練管理教育工作。
“雖然崗位職責明確了,但總覺得力不從心。”部分連士官長坦言,連隊似乎仍然把我們當成一般的“士官骨干”,沒有獨立的行政權。我們平常負責制作訓練計劃,傳達連主官的口令,儼然一副連隊“大文書”的模樣。最可氣的是,有些文書甚至把自己的業務也推給我們。三營炮兵連士官長郎豐林也講起一件尷尬事,連隊一名排長由於畢業時間短組織能力偏弱,按照士官長職責,他有指導排長的權力。於是他主動上前幫助,不料卻吃了閉門羹。針對這種問題,該旅進行了深入調查分析,一種新制度改革必定會遇到阻礙,特別是士官長這種和主官“分羹”的制度,會讓個別干部心裡不舒服。
名正還要言順。他們專門召開了士官長任職大會,強調了士官長在未來部隊建設中的重要性,讓大家認識到士官長崗位是一輩子的事業、是核心支柱,掀起向士官長學習的熱潮。
“士官長享受著相應級別軍官的政治待遇和福利待遇,有身份有地位。”該旅副旅長白鐵軍介紹,“營連主官應做到放權放手放心,充分發揮士官長的助手作用。”
有地位就有氣場。三營八連士官長劉小華告訴記者,以往涉及戰士的敏感問題,作為士官支委的他總是應聲附和。這次評選優秀士兵,連隊仍按照老辦法照顧退伍的老兵,他投了反對票,並向支部講明公正頒發優秀士兵証書的重要性。最后支委同意了他的看法。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旅領導利用各種場合和機會宣講士官長的地位和作用。該旅旅長馮忠國告訴記者,部隊應營造一種“干部想當將軍,戰士想當士官長”的濃厚氛圍,讓每個戰士都覺得“一人當士官長,全家都光榮”,這樣不僅能調動士官長的工作熱情,也能增強戰士聽從士官長管理的自覺性,加快士官長制度的深入改革。
“領導放權,我們有干頭。”一營士官長陳忠波告訴記者,營長袁德國把士官休假的權力全部交給了他,他十分盡心,挨個找士官交流,制定出一份令所有士官都滿意的休假計劃。
一種新制度的改革,必將經歷一個破冰的過程。該旅士官長優秀代表孟祥士對記者說:“雖然現在試點已經推開,但機遇和挑戰並存,我們一定不辜負全軍首批士官長這個使命任務,踏踏實實干好本職工作,塑造好士官長的形象!”
《 人民日報 》( 2015年01月11日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