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6曾擊落擊傷各型美機22架 自身無一受損

2015年03月06日09:48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殲-6曾擊落擊傷各型美機22架 自身無一受損

國產殲-6戰機(資料圖)

  沿著國產艦載機殲-15的航跡回望,人們發現,這條英雄輩出的“中國制造”生產流水線,不但是航空報國崇高精神的發源地,也是中國空軍曾經的主戰裝備殲-6、殲-7和強-5等一代戰鷹的誕生搖籃。

  今天,殲-6已退役,殲-7、強-5雖然仍飛翔在祖國的天空,但也將陸續淡出藍天舞台。天空中越來越多的新型先進戰機表明,中國空軍正迎來脫毛換羽的新時代。

  矚望歷史的天幕,一代戰鷹背影漸去,引擎轟鳴漸遠。如同羅陽留給我們的背影值得永遠銘記一樣,一代戰鷹立下的赫赫戰功,我們同樣不能忘記——正是它們,在一次次空中激戰中成就了世界空戰史和中國空戰史上的多個第一﹔正是它們,在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撐起了國家的天空……

  戰鷹之翼:在發展中豐滿

  中國航空博物館,一排排國產殲-6、殲-7殲擊機、強-5強擊機昂首挺立。飛機前的銘牌上,靜靜地訴說著它們的身世。

  1964年6月28日,殲-6開始大批量交付部隊使用。誰也不會想到,日后殲-6家族會如此龐大。在近30年的時間裡,中國先后誕生了殲-6甲、殲-6乙、殲-6丙以及殲-6I到殲-6IV等眾多型號。此外,殲教-6教練機、殲偵-6戰術偵察機和BW-1型驗証機先后誕生。

  殲-6家族滿足了相當長一段時期中國空軍各方面的需求。到上世紀80年代,殲-6總共生產了5205架。這個數字,甚至大大超過了殲-6仿制的原准機米格-19。

  殲-6家族雖然龐大,但是有著共同的標志:機頭進氣、高達55°的大后掠角機翼。憑借著超越時代的推重比所造就的加速性和機動能力,以及氣動外形所賦予的優秀盤旋能力,殲-6可以在1分06秒內爬升到10000米高度,以近4倍的優勢把同時代的美國F-100遠遠甩在后面。

  繼殲-6之后,我國在蘇聯米格-21的基礎上仿制發展了2倍音速戰斗機殲-7。三角翼設計讓這種飛機的高空高速性能得到提升,最大平飛馬赫數達到2.05,升限也達到20000米。該機操縱輕便,機動靈活,高空高速性能突出。殲-7的家族更為龐大,先后發展出20余種型號,后期型號更是突飛猛進,性能大大超過了米格-21戰斗機。時至今日,殲-7最新改進型仍然活躍在海空軍演習訓練的一線。

  和殲-6、殲-7司職空戰不同,1965年6月4日首飛的強-5則專門用來對付地面目標。強-5和殲-6也有血緣關系。他們有相同的心臟——發動機,有著基本相同的主翼、尾翼和后機身。不同的是,強-5改殲-6的機頭進氣為兩側進氣。在當時,這種設計可謂具有前瞻性。

  在近半世紀的時間裡,相繼服役的殲-6、殲-7、強-5,成為人民空軍的主力機型。

  戰鷹之威:在強敵前確立

  歷史反復証明,一支軍隊的威望,往往是通過戰勝強大的敵人而樹立的。一代戰鷹之威,同樣是在一個個強大的敵人面前確立的。

  有著共和國“鋼盔”之稱的殲-6交付部隊之時,恰逢西南戰火初起。1964年,美國“火蜂”無人機頻繁偵察我領空。無人偵察機目標很小,飛行員從敵機后方進入攻擊時,目標就如同一片薄薄的剃須刀片,射擊距離必須在500米內,才可能將其擊落。

  1964年11月15日,空軍航空兵某部中隊長徐開通駕駛殲-6,在距離“火蜂”無人機230米時,將其擊落。這是人民空軍首次擊落美國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從1964年到1967年,人民空軍、海軍航空兵共使用殲-6殲擊機擊落11架美國高空無人偵察機。

  殲-6神威,令世界動容。從1964到1968年,人民空軍和海航的殲-6擊落擊傷各型美機22架,包括RF-101、A-3B、A-3D、A-6A,以及性能遠在殲-6之上的F-104、F-4B、F-4C,而殲-6卻未被擊落一架!

  同殲-6全面開花的戰果相比,當時裝備數量較少的殲-7可謂“無人機獵手”。當時,敵無人偵察機的飛行高度上升到18000米以上,在這個高度上作戰,幾乎隻有殲-7才能勝任。從1966年1月3日到1970年2月10日,人民空軍和海軍飛行員共駕駛殲-7戰斗機擊落7架敵機,均為美軍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

  強-5雖未參加過戰斗,但是它在科研試驗中立下赫赫戰功,1972年1月7日12時30分,彝族飛行員楊國祥駕駛強-5甲型戰機執行甩投核彈任務,核彈准時准點起爆。可以說,強-5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威懾。

  戰鷹之魂:在戰火中鑄就

  客觀來說,最初在設計這些飛機時,設計師們主要考慮的是如何盡力讓飛機沖破音障,實現超音速飛行。因此,飛機的操縱性、易維修性差強人意。飛行員們能夠駕馭這些飛機戰勝強敵,取得輝煌戰果,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勇敢、智慧和忠誠。

  與強敵過招,需要彌天大勇。1965年9月20日,美國1架F-104型戰斗機侵入中國領空。海航某部大隊長高翔、副大隊長黃鳳生迅速駕駛殲-6起飛截擊。在空戰中,高翔從距離敵機291米處開炮,一直打到29米!航炮將F-104打得凌空爆炸。由於距離太近,高翔的座機被F-104爆炸的碎片擊傷了13處,1台發動機停車,另一台發動機也嚴重受損。這次空戰,可謂刺刀見紅!

  殲-7擊落無人機,說起來輕鬆,但是處處驚心動魄。1966年1月3日,魯祥孝用火箭彈擊落高空無人機時,發動機因吸入過多燃氣導致停車﹔1962年2月7日,飛行員馮全民駕殲-7擊落18300米高度的無人機時,垂直尾翼被敵機殘骸撞出了一個大洞……

  與強敵過招,更需要智慧。1967年1月13日上午,一架RF-104G偵察機在F-104G戰斗機的掩護下,向大陸方向飛行。殲-6奉命攔擊。F-104G在最大速度、加速性、上升率、作戰半徑、武器裝備、機載設備等方面都佔有明顯優勢。但是我飛行員卻胸有成竹。此前,人民空軍展開了在負速度差的條件下引導截擊、空中射擊的研究,研究出了“採取大角度斜對頭進入,進行攔阻射擊”的戰法。這種方法雖然命中概率不高,但是一種小速度飛機打大速度飛機的有效辦法。在空戰中,空軍的4架殲-6戰機在晉江上空與4架F-104G斜對頭遭遇,空軍的3號機飛行員在負速度差條件下,擊落F-104G型戰斗機一架。

  有人說,這一代雄鷹服役史充滿了騎士色彩。正是一代中國飛行員用智慧、勇氣和忠誠駕馭雄鷹,捍衛了中國軍人的榮譽和祖國天空的尊嚴。

 

(責編:張瑤(實習))

圖片聚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4.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5. 人民網評:要始終堅持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