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2月28日2版《精神天空不能被霧霾籠罩》文中,第2段“黨員干部一旦理想信念發生動搖,價值追求產生偏移,就會失去航標、越出界線、偏離航道”。
▲ 2015年1月30日7版《用系統創新應對現實挑戰》文中,第4段“未來戰爭具有平戰界線模糊、作戰行動速戰速決等特點”。
▲ 2015年2月8日7版《聚焦戰略性戰斗》文中,第2段“這就使得原來層次分明的戰略、戰役和戰術行動,界線變得十分模糊”。
▲ 2015年3月8日3版《一位共和國部長的“五子棋局”》文中,第15段“公與私的界線,在吳波看來,是嚴格清晰的”。
以上例句中的“界線”應改為“界限”。《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中“界線”解釋為:(名詞)①兩個地區分界的線。如:跨越界線。②不同事物的分界。③某些事物的邊緣。如:標出房基地界線。“界限”解釋為:(名詞)①不同事物的分界。如:劃清界限,界限分明。②盡頭處﹔限度。如:殖民主義者的野心是沒有界限的。當二者均表達“不同事物的分界”這個意思時,“界線”通常用於具體事物,“界限”通常用於抽象事物。根據上下文的意思,使用“界限”更准確。
南京政治學院 張志聖
(來源:中國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