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露端倪
——順應改革潮流“現鋒芒”
2008年俄羅斯與格魯吉亞之間爆發的沖突,雖然以俄軍的勝利而告終,但暴露出自身不少問題。為吸取經驗、有效應對多種新的安全威脅,俄羅斯從2008年10月開始,對軍隊展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大力推進以軍隊編制體制和武器裝備為主的現代化建設,旨在打造俄羅斯軍隊的“新面貌”。
為加快武器裝備更新進程,俄羅斯於2010年底出台了《2011-2020年國家武器裝備發展綱要》,計劃投入23萬億盧布用於武器裝備建設,力爭在2020年前現代化武器裝備的比例提高到70%。為實現建設目標,俄陸軍注重加強武器裝備的模塊化和通用性建設,研制生產具有開放式結構、模塊化設計以及統一平台的履帶式和輪式裝甲底盤,並根據需求配備各種不同的任務模塊。
“阿瑪塔”坦克作為俄軍主戰武器裝備建設的重要項目之一,於2012年正式得到俄政府批准,由俄羅斯國內的烏拉爾車輛研究與生產公司負責研發,用以取代因技術復雜、造價昂貴而被取消的T-95坦克。如果一切進展順利,俄羅斯陸軍將於2016年開始裝備“阿瑪塔”坦克,並將以此為基礎,持續推進重型系列裝甲平台建設。
蓄勢待發
——瞄准戰場取勝“聚能效”
2013年,“阿瑪塔”坦克曾在下塔吉爾國際陸軍武器裝備展上進行過非公開模型展示。根據有關媒體公布的信息,這種坦克不僅對布局設計進行了優化,而且其殺傷力、機動力和防護力等主要性能,較以往型號坦克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阿瑪塔”坦克戰斗全重為65噸,與美國陸軍的M1A2坦克相當,與俄軍現役T-72坦克相比,其技戰術性能指標提高近3倍,與他國同類主戰坦克相比,其技戰術性能指標提高約30%。採用無人炮塔,裝備125毫米滑膛炮,配備的自緊和部分鍍鉻炮管的火炮系統可以發射所有現有型號的炮彈和在研的新型彈種,具有強大的作戰效能,號稱可以保証“阿瑪塔”坦克的殺傷力在未來一段時間都屬於世界最強級別。
“阿瑪塔”將採用T-95坦克上技術成熟、性能卓越的火控系統,具備全天候、全自動跟蹤、識別和選定目標等多種功能,可在晝夜及各種氣象條件下展開進攻作戰。同時,“阿瑪塔”配備性能優於現役坦克的新型火炮、機槍和新型觀察儀,使用新型現代化通信和導航系統,能在戰場上隨時定位並進行必要的對話,安裝新式自動裝彈機,使坦克在靜止時或行進間,都可對敵方目標實施精確打擊。
為提高機動性能、降低制造成本,針對以往T-90、T-95坦克的推進系統中存在的性能缺陷,“阿瑪塔”坦克在發動機和傳動箱等部件方面作了針對性改進,將放棄電傳動方案,使用造價更低,技術更成熟的液力傳動裝置,裝備額定功率為150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可在幾分鐘內完成更換,並且具有自動預防動力裝置過熱功能,因此更加貼近未來實戰需求。
此外,防護能力大幅增強是“阿瑪塔”的一大亮點。“阿瑪塔”注重總體布局的優化,採用隔艙化設計,將乘員配置在與彈藥分隔的艙室內,可大幅降低坦克由於二次效應爆炸起火對人員造成的傷害。專為T-50戰機研發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將集成於“阿瑪塔”坦克的火控系統或主動防護系統中,當發現敵方反坦克武器接近時,能夠迅速確定來襲導彈的種類和飛行軌跡,引導坦克及時規避或摧毀來襲目標。
改進完善
——著眼未來發展“解難題”
“阿瑪塔”的投產,對俄陸軍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有著裡程碑意義。俄陸軍計劃在2020年前裝備2300輛這種坦克,軍用編號可能是T-14或T-99。展望未來,真正要實現其預期計劃,還需解決面臨的一系列難題。
對接軍隊實戰需求。目前,“阿瑪塔”坦克的各方面性能能否滿足俄陸軍未來實戰需求,仍需要在訓練、演習中得到檢驗。據媒體報道,負責研制這種坦克的烏拉爾車輛研究與生產公司,計劃在該型坦克后續批量生產過程中,針對軍隊的反饋意見,進行大量的分析、論証、研究和改進工作,力求將其打造成具備世界一流水准的“陸戰之王”。
銜接平台系列武器。“阿瑪塔”坦克僅是俄陸軍多用途重型裝甲裝備平台的一個發展項目,在對這種坦克研發的過程中,採取了模塊化生產原則,未來將以這種坦克底盤為統一底盤,衍生出如步兵戰車、裝甲人員輸送車、彈藥輸送車、裝甲掃雷車、裝甲搶救車等多種車型。要實現“阿瑪塔”坦克與其他平台武器裝備的相互銜接,不僅要考慮單體裝備的建設,還要考慮與其它武器裝備之間的配套,才能形成系列化的重型裝甲裝備平台,並提升俄武器裝備體系作戰能力。
配套軍隊編制體制。按照俄陸軍制定的武器發展計劃,要在2020年前完成重型、中型、輕型3類平台的研制、試驗與列裝。同時,俄陸軍將組建與各類平台一一對應的重型旅、中型旅和輕型旅。“阿瑪塔”坦克作為未來俄陸軍重型旅的骨干裝備,由於在操作使用、結構原理、技戰術性能等方面與其他坦克的不同,對與之配套的人員編組、崗位編配、制度體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隻有建立並完善相應的編制體制,促進人與裝備的有機結合,才能確保“阿瑪塔”坦克的作戰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發揮。
(來源:中國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