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畫面令人動容——
肩上是患心臟頻發性早搏的兒子,輪椅上是患腦溢血的婆婆,這天,濟南軍區某團一營工程師王志平的妻子蒲亞麗又一次來到醫院,主治醫生冷不丁問她:“每次都是你帶一老一小來看病,你愛人是軍人吧?”正要答話的蒲亞麗突然接到丈夫打來的電話,電話中她告訴丈夫:“我正帶咱媽和兒子在醫院檢查……你放心參加演習吧,家裡有我呢!”
醫生開好藥方,並把名片鄭重地遞給蒲亞麗:“這位軍嫂,如果老人病情出現反復,可隨時找我。”
軍人的青春獻給了軍營,軍嫂的青春獻給了軍人。5月8日,在濟南軍區“感動軍營好軍嫂”頒獎儀式現場,蒲亞麗等21名好軍嫂走上領獎台,她們的故事感動了萬千官兵。這群把青春獻給軍人的女性,是怎樣一群人?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關鍵詞:守候
不管是天各一方,還是目之所及,“守候”都是軍嫂的“青春必修課”
去年11月18日晚19時,再一次幫出國維和的丈夫、某工兵團修理連四級軍士長韓興理了下胸前藍絲帶,目送他走進登機口,肖叢叢才轉身離去。
這已是韓興第5次出國維和。9年時間裡,韓興出國維和近6年,兩人滿打滿算相聚半年。一次,鄰居和肖叢叢開玩笑:“你們比牛郎織女還難,他們隔著一條河,你們是遠隔重洋!”
女兒4歲生日那晚,小家伙想起了爸爸哭鬧不止,肖叢叢哄她:你睡著了,爸爸就回來了。
女兒馬上閉眼睡覺,可過了一會,小家伙又睜開眼:我不能睡,我要睡著了就見不到回家的爸爸了!
孩子是這樣,何況大人呢!那天,電台播放一首叫《等待》的歌曲:“樹葉綠了又黃,你還沒來……”淒美的歌詞和旋律,竟讓打掃家務的肖叢叢聽得落淚了。
這次維和任務前,部隊征求韓興意見,韓興找她商量,一人辛苦挑起3個家的肖叢叢想都沒想:去!
面對家人不解,肖叢叢解釋道:維和營區地處南蘇丹,常年高溫,要求10多台發電機組必須日夜運轉,身為維修骨干的韓興有前期維和實踐經驗,已經徹底摸透這些發電機組“脾氣”,而且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所以他去維和最合適。看她滿臉驕傲,想起她的不易,家人不知怎麼勸說了。
就這樣,韓興又一次踏上征程。
一次,女兒心疼媽媽:爸爸總不回家,什麼也不幫你。肖叢叢說:爸爸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才總不回家的。
每當電視上播放維和部隊幫助非洲群眾生產生活的新聞,肖叢叢都會對女兒說:快看,那穿軍裝的叔叔裡面有你爸爸!
在看不見你的地方,你在我心裡。可對已隨軍的好軍嫂王利娟來說,丈夫、某陸航團副參謀長郭勇大部分時間都“看得見”,但她仍牽腸挂肚。
17年來,隻要郭勇執行任務,王利娟的心就跟著直升機懸起,直到他順利返航,這顆心才落下。
不管是天各一方還是目之所及,守候都成了軍嫂們的“青春必修課”。
那年除夕,駐守海島的某海防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李斌,在連隊吃完年夜飯就替戰士站崗去了。來隊團聚的妻子滕艷楠抱著“你不能陪我,我就去陪你”的念頭,頂著寒風來到崗亭,靜靜地站在手握鋼槍的李斌身邊。
眼前是煙花,背后是國家,身旁是他。
他守著國,我守著他。滕艷楠說,那刻,一種發自肺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她為自己是一名軍人的妻感到驕傲。
關鍵詞:脊梁
軍人是國家的脊梁,軍嫂是家庭的脊梁,生活的重擔壓不垮柔弱的肩膀
公公身體不好、婆婆癱瘓在床、孩子尚小,就這樣,某高炮團三連四級軍士長郭明杰妻子馬琳靚成了郭家的頂梁柱。
2011年,郭明杰出國維和。那年收玉米時正好遇上雨天,機器下不了地,全靠人。
身為鄉下寄宿中學初三語文老師的馬琳靚,早晨5時到校一直到下午17時才離校。但她不能回家,她要扎進玉米地勞作。
25畝玉米地、近10萬個玉米棒……“那一陣,手酸得連筷子都拿不住,腰疼得直不起身來!”馬琳靚說。
看女兒忙得像陀螺一樣,父母心疼不已,馬琳靚卻不在意。
那年,部隊光纜施工,炎炎盛夏,干活拼命的郭明杰中暑休克。當時還是未婚女友的馬琳靚匆匆趕來,看到郭明杰兩手全是血泡……
“正是千萬個像明杰這樣的軍人,他們拼搏奮斗,軍隊才會強大,國家才會強大……”深受觸動的馬琳靚決定嫁給郭明杰,也是從那天起,她下定決心:既然郭明杰立志做國家脊梁,那我就做他家的脊梁!
家裡有這樣的脊梁,郭明杰安心工作,2次立功、6次被評為優秀士兵,榮獲聯合國和平榮譽勛章。
“忘不了抗震救災時被明杰救出的小女孩感激的眼神,忘不了出國維和時被明杰幫助的非洲百姓友好的擁抱……每次想起這些,我都為明杰感到驕傲。我想,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領獎台上,馬琳靚動情地說。
軍人是國家的脊梁,軍嫂是家庭的脊梁。和馬琳靚一樣,拼搏是每名好軍嫂厚重的青春底色。
某訓練基地司令部參謀呂帥妻子陳園,曾經是濟南一家雜志社編輯,隨軍后成為一名山村小學的支教老師。
一次,懷孕6個多月的陳園騎電動車進山時,車輪打滑,重重摔倒在地。想著丈夫還在演習場,她歇了一會兒咬牙爬起來,扶著車子硬是一步一步挪到附近醫院。
在受表彰的好軍嫂中,最文靜纖弱的當屬河南省葉縣人武部參謀蘭以東的妻子趙靜,可她的事跡卻最為“驚險”。
那天深夜,面對手持匕首、窮凶極惡的歹徒,趙靜為保護老人和孩子,勇敢地沖上去死死抱住歹徒,被歹徒刺中8刀。
濟南軍區政治部干部部領導說,正是軍嫂身上這種堅強,才讓軍人踏實地走在強軍路上。據介紹,21名好軍嫂的丈夫,有的榮立一等功、有的受過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有的是全軍重大典型……
關鍵詞:犧牲
軍嫂也姓軍,每個軍嫂都是不穿軍裝的“兵”,她們的犧牲更令人動容
當初從深圳一家四星級酒店西餐廳主管崗位辭職,一路上坐火車、轉汽車、搭“蹦蹦車”,直到最后自行車都騎不了了,這才看見目的地——伏牛山深處兩間營房。想起這些,某油料倉庫保管一隊四級軍士長鄧郴妻子劉芳的心“就像坐過山車”一樣。
離營房最近的人家在3公裡外、最近的小鎮在10公裡外。更讓劉芳心驚的還在后頭,當夜,鄧郴接到值班室電話,倉庫要收油,他得去山下泵房值班,隻能留劉芳一人在山上。
荒山野嶺,靜得讓人毛骨悚然,“害怕得都不敢大聲哭”的劉芳熬過了難熬的一夜。
第二天,劉芳被蠍子蜇了兩次,又是疼又是委屈。想起都市生活,她后悔得直抹眼淚。
抬頭看這荒山,她突然心疼起鄧郴:他一待就是9年,熬過多少難熬的夜?被蠍子蜇了多少次?
那晚,劉芳靜靜坐在山上,聽鄧郴講他守山溝的故事。令她詫異的是,鄧郴的故事沒有孤獨和憂傷,隻有報效祖國的熱血與剛強,不辱使命的欣慰與豪邁。末了,鄧郴說,對一名守山溝的軍人來說,青春就是堅守。
“他把青春奉獻給山溝,我就把青春奉獻給他!”劉芳這樣告訴自己。
從沒干過農活的她撿起鋤頭,那雙昔日摸慣“雪克壺”、熟練烹制牛排和研磨咖啡的手,學會了種菜、開荒……她真正懂得了什麼是軍人的使命、什麼是為國擔當。
她從沒像現在這樣感到如此榮光。“如果部隊需要你,你就接著干,我陪著你。”劉芳常對鄧郴說。
如果伏牛山可以動情,這裡的每一棵樹、每一塊石頭,都將流下淚水,敬仰這位“白領”軍嫂奉獻的青春。
頭上頂著軍徽,心裡就要想著奉獻,犧牲奉獻是軍人的職業特性。而聆聽這些好軍嫂的事跡,官兵都說,軍嫂也姓軍,每個軍嫂都是不穿軍裝的“兵”,也都想著奉獻。
某通信團通信修理所工程師王再軍妻子翟麗彬,作為企業家的她了解到一些優秀復轉軍人創業時缺資金、缺技術,她斥資數千萬元成立軍地人才就業促進中心,成為一家提供“入伍前、服役中、退役后”全程服務的就業創業單位,成功幫助1萬余名退役軍人實現再就業、走上致富路。
某陸航團家屬委員會主任、好軍嫂王利娟,帶領30余名家屬資助120多名貧困學生,自籌3萬元拍攝了助學微電影。駐地群眾提起她們,都會夸上一句:“軍人好樣的,軍嫂也是好樣的。”
多想夜夜用如水的柔情
撫慰你這一身鐵骨
再難挺得住
再等不說苦
隻因為你是軍人
我是軍屬
咽下甜和苦
伴你從軍路
假如人生有來世
我還是你家屬
——摘自歌曲《我是你家屬》歌詞
上圖:頒獎儀式現場,獲獎好軍嫂們集體合影。
畢華明攝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