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感知、超視距打擊,“透明戰場”上晝夜差別是否已經完全消弭?東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針對官兵認識誤區展開專攻精練夜訓靶心鎖定海戰場晝夜差

王天益

2015年05月23日02:35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全天候感知、超視距打擊,“透明戰場”上晝夜差別是否已經完全消弭?東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針對官兵認識誤區展開專攻精練夜訓靶心鎖定海戰場晝夜差

  本報訊 記者王天益、特約通訊員林健報道:初夏,夜色低垂的某海域水霧彌漫。伴隨著一陣隆隆炮聲,東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常州艦展開了夜間實彈射擊海上目標訓練。這一次,該艦並未一味在最佳射擊距離上一招破“敵”,而是不斷拉大與靶標的距離,反復組織實射。雖然好幾發炮彈偏離靶標較遠,艦長胡偉仍然滿心歡喜:“艦艇瞄准設備在這種夜間海況下的極限性能算是摸著了,又找准了一項戰場晝夜差。”

  在全天候感知、超視距打擊的信息化戰場,晝夜差別還有這麼明顯嗎?針對記者的疑惑,胡艦長例舉了一次對抗的經歷——

  當時,該支隊艦艇編隊奔赴某海區開展夜間艦潛對抗訓練。某艦聲吶兵率先報告發現目標,艦艇指揮員興奮不已,當即下達攻擊指令。可結果該艦不僅攻擊無效,反而因為暴露自己被潛艇成功攻擊。復盤反思,很快找出了原因:由於夜間不同深度海水降溫速度不同,導致溫度層躍變,聲吶探測時出現了差錯,指揮員對此掌握不夠,仍按晝間情況決策,結果失利。

  “所謂‘透明夜戰場’,透明度也是有限的。”行走在燈光如晝的戰艦內,組織夜訓的該支隊參謀長包道華告訴記者,由於新型艦艇大多是全封閉結構,加之信息化武器裝備不斷消弱暗夜對作戰行動的影響,官兵們很容易產生晝夜已經沒多大差別,夜訓沒啥練頭的錯覺。可實際上,舊有的晝夜差模糊了,仍有新的晝夜差在影響作戰效能,如果不能將其找准並努力消除,上了戰場遲早要吃虧。

  為引導官兵對照實戰,持續查找解決戰場上的晝夜差,該支隊除了建立嚴格的夜訓制度,還通過開設“軍官信息化作戰理論學研班”,對艦艇晝夜作戰效能及戰術戰法差異進行研究。在海上訓練時,他們對夜訓全程進行監察和數據採集,及時組織復盤,在縱向對比中摸索夜間裝備使用的特點和變化規律。同時,不斷增大夜間狹水道航行、直升機起降等高難度訓練內容的比重,為指揮員的夜間作戰指揮構設復雜情況,通過大幅提高訓練強度,逼出一些關鍵作戰環節上的細小晝夜差別……

  找准晝夜差,實戰有底數。記者在隨后進行的夜間防空反導訓練中看到,盡管屏幕上的態勢顯示,模擬導彈目標正快速接近艦艇副炮系統的射程,指揮員卻沒有急於下令副炮開火抗擊,而是結合夜間能見度、溫度對副炮系統的光電、紅外等瞄准系統性能的影響數據,並加入人工輔助瞄准,最終成功抗擊目標。

  該支隊領導介紹說,通過採集分析夜訓數據,他們已摸清多型主戰裝備的晝夜性能變化規律,修訂了9項戰法訓法,“夜間非理想氣象條件下多種武器系統作戰應用和效能提升”等一批研究成果被上級推廣。

  上圖:該支隊組織直升機夜間著艦訓練。李友平攝

  編輯點評■陳 利

  警惕超視距下的夜戰“盲區”

  海灣戰爭中,美軍具備超視距打擊能力的F-14、F-15C戰斗機投入實戰時,有人由此斷言:一場有裡程碑意義的現代空戰即將上演。沒想到,戰爭開打沒幾天,美軍的超視距攻勢就接連被伊拉克空軍的米格-25戰斗機瓦解……

  原來,美軍戰機的超視距雷達在近戰時存在“盲區”,而這一短板,被伊軍抓住了。

  這種超視距下的“盲區”,對於信息化條件下的夜間訓練同樣具有警示意義。當“透明夜戰場”成為一種越來越明顯的趨勢時,矚望勝利的軍人,切不可忽視“透明”之下的“盲區”。

  當前,隨著武器裝備的升級、信息化設備的運用、夜視器材的普及,暗夜條件下態勢感知、裝備操作等傳統的夜戰難點已得到了有效克服。不過,當老的晝夜差消弭時,諸如裝備性能、協同反應能力等環節上新的晝夜差的影響,卻越來越凸顯。明天的戰爭沒有晝夜之分,我們需要從提高整體作戰能力出發,緊盯新的夜戰“盲區”,積極創新戰法、訓法,狠抓夜訓落實,才能牢牢把握未來“透明戰場”主動權。

(來源:解放軍報)

圖片聚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3.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4. 在新長征路上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
  5.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