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以海權為依托,憑借數個世紀經營,方才營造起縱橫四海的“日不落”帝國。何謂“日不落”?一曰疆域遼闊,日出日落始終不離其領地﹔二曰國壽綿長,國勢長盛不衰。誰料想,“日不落”竟很快淪為“神話”和陳跡。這是歷史的必然,抑或偶然?
如果從海權和陸權博弈的視角入手,就會發現:英國始自19世紀后半葉的頹勢,與當時的“陸權”勃興大勢密不可分。
支撐起英國霸主地位的,除了舉世無雙的海上力量,還有歐洲大陸為英國玩弄均勢外交所提供的騰挪空間。英國能長期操縱歐陸“互搏”,固然得益於其外交手段高超、善於相時而動,更要“歸功”於歐陸各國長期囿於封建桎梏,國力有限,不得不輪番充當英國在歐陸的“代言人”。
然而,發端於英國、迅速擴散開來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卻於無形中侵蝕了大英帝國的霸權根基:倒逼歐洲內外的一干大國為爭雄而走上經濟“升級”與政治整合之路。德國、美國堪稱其中翹楚:前者以“鐵和血”完成統一、虎踞歐洲大陸﹔后者經過內戰洗禮,在美洲大陸雄起,進而謀求發展海權。橫跨歐亞的陸權“超級潛力股”俄國也奮起直追。這一來,國際舞台上可供英國玩弄均勢的機會在變少,能縱橫捭闔的新“玩家”卻不斷涌現。
可見,要維系一個超強帝國,沒有海權和僅有海權都是不行的。適合英國的“海權至上”時代已然走過,無論何等天縱英杰也難以長留住那鏡花水月。陸權、海權“雙修”的美國最終取代了英國的世界首強地位。
不過,“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盡管英國的衰落大勢不可逆轉,但其“走衰”的速度和幅度實在令人側目。這與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前的戰略運籌失誤大有干系,其教訓發人深省。
傳統觀點認為,德國一戰前“挑舋”式的海軍擴張導致了英德海軍競賽,英德矛盾也隨之成為強國間的主要矛盾和大戰的重要誘因。但需認清,在海軍領域,比起地緣環境復雜且根基淺薄的德國,“老牌”的英國始終是強勢一方,其各型艦艇的產量和關鍵技術全面佔優。德國對此也心知肚明,其擴張海軍絕非旨在取代英國的海上霸權,而是為了增加與英國討價還價的籌碼,進而提升國際影響力。然而,對自己海上絕對優勢地位過於敏感的英國,過分夸大了德國海軍的威脅程度,從未認真對待談判桌上的轉圜。英德海軍軍備較量陷入了欲罷不能的“死循環”,鋌而走險的德國以兩次世界大戰與英國直接對撞,導致英國的國際地位徹底無法復原。正如政治學家戴維·卡萊歐所言:“拒絕給予新崛起的國家合理的安撫,會導致災難性的后果。”
英國本有機會爭取到更體面的結局,但在歷史轉折關頭,其坐擁強大海權,卻未加以富有戰略彈性的運用,致使“日不落”的余暉如覆水難收。還應看到,“日不落”帝國崛起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其在全球范圍內掠奪的大量殖民地。這種帝國主義的非正義的“致富”方式注定無法長久,隨著二戰后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日不落”帝國終成過往。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