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霖給戰友贈書。
駐杭某部“硬骨頭六連”,是全軍唯一兩次被最高軍事統帥部授予榮譽稱號的連隊。
昨天,“硬骨頭六連”營區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老兵,他叫趙春霖,一位89歲高齡的老人。他是“硬骨頭六連”較早的一批老兵。
戰友相見,格外親。昨天上午,六連會議室內,戰友們早早地就等在座位上,等待過去隻在連隊故事中才聽過的老兵。
9點半,趙春霖在親人的攙扶下,准時出現在會議室。“起立!”一聲令下,會議室內全體官兵起立,並抱以熱烈的掌聲。趙春霖邊走邊舉手示意感謝。
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但趙春霖老人眼不花、耳不聾,講起話思路清晰,一個小時的交流,像是“聽爺爺講過去的故事”。
我要像六連戰士那樣面對面殺敵
14歲的他申請進六連
趙春霖,1926年出生在河北。那是一個戰爭的年代,生活在農村的趙春霖一家,吃了上頓沒下頓,日子過得很艱辛。
1939年9月,年僅13歲的趙春霖加入了八路軍。“那一年鎮上遭了水災,駐守在附近據點的鬼子來搶糧,八路軍趕來,打敗了他們,當時我們都還不知道穿灰衣服的就是八路,感覺他們好勇敢。”
這一年(1939年3月),一團六連已經在冀中抗日烽火中組建起來,一支由紅軍骨干組成的連隊,並以敢沖鋒陷陣、刺刀見紅著名。
一年后,在一次工作中,年輕的趙春霖遇到了年輕的六連,還聽說了六連的戰斗故事。六連戰士的英勇感動了趙春霖,隻有14歲的他向教導員提出了一個要求:去六連,“我說讓我去六連當兵吧,我要像六連戰士們那樣面對面殺敵,我要為家鄉父老鄉親報仇,要當殺敵英雄。”
小小年紀的趙春霖還寫下了決心書:“我堅決要求去六連當兵殺敵”。歪歪扭扭幾個字,之后還咬破手指按了手印。
趙春霖的行動和誠意打動了部隊首長。趙春霖最終如願。
上戰場、考軍校
青澀少年變成指揮干將
從1939年參加八路軍,到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趙春霖經歷了14個年頭的戰火歷練。在無數場槍林彈雨中,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剛入朝的那場惡戰。
1953年,趙春霖接到一個戰斗任務,攻取並堅守100號高地。“這是我們入朝打的第一仗。一定要干得徹底、漂亮。”
經過周密的調查和部署,100號高地很快被趙春霖指揮的部隊拿了下來。打陣地不容易,守陣地更難,敵人瘋狂反扑。“我軍在陣地上挖的1.8米深的壕溝被炸平,重新再挖的壕溝又被削下去足足1米。有一次,就在我鑽進防炮洞的那一刻,敵機直沖過來,炮彈落地掀掉了防炮洞一角。”
在朝鮮戰場上,趙春霖榮立了三等功,被提升為一團一營營長。那年,他27歲。
回國后,趙春霖依舊對自己要求嚴格。1955年9月,他考入了解放軍南京高級步兵學校。“那三年半的軍校生活,讓我覺得自己長高了、成熟了,懂得了一個共產黨人的終生追求。”
兩次與癌症拼刺刀
不拋棄不放棄
1964年,38歲的趙春霖隨部隊開赴東南沿海,作為團副參謀長的他,更多的時間都是在帶部隊訓練戰術。
可他沒想到的是,此時,身體卻出了問題,被查出膀胱內有腫瘤。手術后是長時間的化療。這也是最痛苦的。“化療后惡心嘔吐,剛吃一口飯就吐個不停,我就較上勁了,吐了再吃。”趙春霖當時急於想把病治好出院,因為他還在惦記著部隊的軍事訓練。
40天19次化療,體重從140斤下降到110斤。最終,趙春霖戰勝了病魔。而且跨越了“腫瘤切除后最多活三至五年”的預言,這一跨就是近40年,期間,他先后被提升為師副參謀長、副師長。
然而,2003年,癌症病魔再次摸上門來——肺癌晚期,且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咽喉,按照病情最多還可以再活一年。“當時我也知道了,我就把家人叫到跟前,我說都別慌,上次的癌症我沒有死,不是又活了三四十年嘛,要說也夠本了,這次盡可能治,治哪兒在哪兒,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全當我在戰場上又多同一個敵人拼殺。”
那一年,趙春霖已經是一位77歲的老人,先后集中9次伽馬射線治療,一般年輕人都扛不住,這位老人堅持下來了。最終,他又勝利了。
最近,一篇長篇報告文學《鐵血鑄軍魂——“硬骨頭六連”老英雄趙春霖的傳奇人生》創作完成,作者回憶曾經採訪趙春霖老人時的一個場景:老人家在講到童年的苦難生活和血洒疆場的戰友時,悲痛萬分,淚流滿面﹔講到與敵人浴血奮戰,用刺刀、手榴彈殺出威風的壯烈場面,老人興高採烈、眉飛色舞。
感謝這位老英雄,祝福他。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