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駐訓防常見訓練傷 野外警惕有毒蛇虫襲擾

曹海峰

2015年07月09日06:21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夏季駐訓防常見訓練傷 野外警惕有毒蛇虫襲擾

  濟南軍區總醫院骨創傷外科主任醫師王平山提醒廣大官兵

  夏季駐訓,防止這些常見訓練傷

  ■本報特約通訊員 曹海峰

  盛夏時節,部隊野外訓練任務重、強度大,一些官兵由於防護意識不強,防護措施不落實,組織訓練方法不科學及心理素質欠佳等因素,容易發生軍事訓練傷,直接影響到部隊正常訓練和戰斗力提升。

  常見軍事訓練傷病的應對

  應力性骨折 又叫“疲勞性骨折”,一般無明顯的外傷,早期不易被發現。當四肢的某一部位出現無明顯原因的、位置較為固定的疼痛,並且在疼痛出現前一周或者數周有較大強度的訓練,疼痛隨訓練強度的增加而增加,休息后可緩解,這時多考慮患上應力性骨折。當有應力性骨折先兆症狀出現時,應及時調整訓練內容、時間和強度。一旦發生應力性骨折,應停訓休息1-2周,同時輔以物理治療,以避免應力性骨折發展成顯性骨折、完全性骨折。

  膝關節損傷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負重關節,其損傷發生率在全身各關節運動損傷中居於首位。野外駐訓中易引起半月板、前后交叉韌帶、內外側副韌帶及滑膜的損傷,同時也容易造成踝關節及周圍韌帶和組織的損傷。膝關節損傷后,多表現為局部腫脹、疼痛、畸形及活動受限。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要重視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性和協調性訓練,特別要注重股四頭肌的力量訓練,這對增強膝關節的穩定性、預防半月板損傷尤為重要。此外,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對突發情況的快速判斷和反應能力,如進行摔倒前的就地滾翻自我保護動作練習。當膝關節損傷時,輕者一般採取冷敷、加壓包扎等對症治療,重者應該停訓休息。對更為嚴重的膝關節損傷者,則應迅速轉送至上級醫院診治。

  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在官兵中尤為常見。發生腰肌勞損的常見原因有:腰背部長期處於不正確的運動姿勢,局部訓練強度、密度過大,反復單一動作,缺乏全面身體素質訓練,使腰部肌肉頻繁受到牽拉﹔急性腰扭傷及急性腰扭傷后未能得到及時治療而轉為慢性腰肌勞損﹔腰部肌肉長期疲勞,加之局部受外界物理因素(如受風、著涼、潮濕等)作用,影響局部血液循環而發病。經常變換體位、緩解腰部肌肉過度緊張是防治腰肌勞損的有效措施。日常訓練中,合理使用護腰帶,注意腰部保暖,防治急性腰扭傷,並且適當進行一些靜力訓練,如負重仰臥起坐、負重轉身、俯臥位頭足雙翹練習等,對於預防腰肌勞損也有較好效果。

  腰椎間盤突出症 由於軍事訓練中涉及腰背的訓練較多,很容易導致脊柱的不平衡、不穩定,並使腰椎生理前凸消失,引起腰椎間盤退行性變及腰椎間盤突出症。因此,官兵在訓練時可以做俗稱“小燕飛”的動作練習,即身體處於俯臥位,以腹部為支點,頭肩上抬,雙臂背伸,使身體呈“燕子狀”,每日2組次,每次可根據個人情況做20-50次不等,持之以恆,可在最大程度上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生,同時也是治療該病的一種很好的方法﹔還可以採取絕對臥床休息、牽引治療、物理療法、封閉療法以及手術治療等方法。

  如何預防軍事訓練傷

  預防軍事訓練傷要從“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角度出發,根據部隊官兵的特點和部隊訓練大綱的要求,因勢利導,最大限度地預防訓練傷的發生。

  增強訓練管理的科學性 。科學合理地安排軍事訓練是預防訓練傷發生的重要環節之一。科學制訂訓練計劃和嚴密組織實施,不僅可以有效克服訓練中容易致傷的內外因素,還能降低訓練傷發生率,從而提高訓練質量和效果。

  保証足夠睡眠。訓練期間應保証參訓人員每天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如果沒有得到及時充分的休息,會導致過度疲勞,則發生急性和慢性損傷的幾率大大增加。

  加大宣傳力度。衛生醫療部門要利用各種渠道,大力宣傳軍事訓練傷的預防知識,使官兵真正掌握預防訓練傷的基本常識。

圖片聚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3.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4.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5. “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708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