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在房屋內的地道口。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抗日戰爭時期,華北抗日根據地軍民在開展平原游擊戰中創造性地發展了地道戰,涌現出了河北清苑縣冉庄、順義縣(今北京順義區)焦庄戶、滿城縣石井村等開展地道戰的典型。
1942年夏季反“掃蕩”開始后,中共冀中區委和冀中軍區號召冀中人民普遍開展挖地道的活動,初步形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既能隱蔽機動,又便於依托作戰的地道網絡,成為長期堅持冀中平原抗日斗爭的堅強地下堡壘。其中,冉庄的地道有較大的發展,共有4條主要干線、24條支線,村內戶戶相通,向外可通往孫庄、姜庄、隋家墳、河坡等村,全長30余華裡。地道一般寬1米、高1.5米、頂部土厚2米以上﹔地道內設有瞭望孔、射擊孔、通氣孔、陷阱、活動翻板、指路牌、水井、儲糧室等,形成能打、能藏、能機動的陣地體系。
曾經採訪晉察冀根據地的美國記者亞·諾爾曼在文章中說:“對於大多數美國人,戰爭是一種坦克、飛機、艦船和大炮史詩式的斗爭。我卻從世界的另外地方歸來。在那裡,他們是從布滿機關門洞和秘密入口的隧道進行著戰爭的(中國的地下城市)。”
地道戰成為我國抗戰史上的一道奇觀。以冉庄地道戰為例,從1942年至抗日戰爭勝利,冉庄民兵共進行地道戰11次,斃傷日偽軍96人,並繳獲許多武器、彈藥和其他軍用物資。冉庄附近的日軍經過多次失敗后哀嘆:寧繞黑風口,不在冉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