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戰例研究,是對不確定性戰爭的確定性總結,可以使我們以史為鑒,領悟指揮藝術,加深對戰爭規律的認知,找到克敵制勝的辦法。縱覽歷史上的經典戰例,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非常強調出奇制勝。乘奇時、覓奇地、用奇器、出奇兵和施奇術是五種基本方法。
乘奇時是指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時間實施攻擊,在作戰時間上出奇。二戰中,德軍精心選擇在凌晨3時閃擊蘇聯,日軍在清晨7時55分偷襲珍珠港。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空軍利用埃及軍官通常在上午9時才到值班崗位,選擇在早晨8時發動空襲。1999年,北約選擇凌晨時分對南聯盟實施大規模空襲。2003年,美軍於當地時間凌晨5時30分,以“斬首行動”拉開了伊拉克戰爭序幕。從這些戰例可以看出,戰爭總是盡可能地選擇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時間發起,乘敵人思想麻痺、戒備疏忽之隙,以搶佔先機出奇制勝。
覓奇地是指在敵人意想不到的地點實施攻擊,在作戰空間上出奇。縱觀戰史,覓奇地出奇制勝的戰例常令人拍案叫絕。二戰中,德軍機械化部隊繞開法軍固若金湯的“馬其諾防線”,翻越阿登山區迅速佔領法國全境。1944年夏季巴格拉季昂戰役中,蘇軍把裝甲部隊攻擊方向選在白俄羅斯的森林、沼澤地域,而不是更便於坦克行動的烏克蘭方向,打得德軍猝不及防。海灣戰爭中,施瓦茨科普夫巧妙轉移部隊於西線實施“左勾拳”行動,大大加速了地面作戰進程。上述戰例都可以說是覓奇地攻擊的成功之舉。
用奇器是指使用敵人意想不到的兵器實施攻擊,在武器裝備運用上出奇。一戰中,英軍首次將坦克這個鋼鐵怪獸投入戰場,徹底打破了遍布塹壕和鐵絲網的陣地戰模式。二戰后期歐洲戰場,蘇軍排山倒海的“喀秋莎”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覓奇器除了打造全新的武器裝備外,還可依托現有裝備推陳出新。日本偷襲珍珠港前,在魚雷尾部加裝了木質尾翼,減小了魚雷的吃水深度,在突襲美軍水面艦艇時取得驚人戰果。越南戰場上,美軍“百舌鳥”反輻射導彈初試鋒芒后,越軍採取大幅度搖擺天線或緊急關機方法對抗,美軍隨之在導彈的導引頭加裝記憶雷達位置的裝置,使越軍的對抗方法很快失效。二戰期間的北非戰場上,隆美爾將88毫米的高射炮進行平射,結果摧毀了盟軍大量坦克,盟軍還以為隆美爾使用了什麼新式武器,當得知德軍隻不過是把高炮平射就變成了“反坦克炮”時,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出奇兵是指使用敵人意想不到的部隊實施攻擊,在兵力數量或類型上出奇。1999年科索沃戰爭后,俄羅斯與北約圍繞爭奪科索沃控制權展開激烈斗爭,在面臨出局的危險時刻,俄軍緊急出動200多名空降兵急行軍500余公裡,搶在英軍之前佔領科索沃普裡什蒂納機場,扭轉了俄羅斯在科索沃問題上被邊緣化的被動態勢。2011年,美軍精心選擇海豹突擊隊遠程奔襲,而不是利用海空軍力量在防區外實施精確打擊擊斃本·拉登,做到了活要見人死要見尸。
施奇術是指使用敵人意想不到的戰術實施攻擊,在戰斗方法上出奇。在抗日敵后戰場上,我軍民創造出的“地道戰”“地雷戰”和“破襲戰”等戰法,沉重打擊了日偽軍,陷敵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四次中東戰爭后期,面對以軍凌厲的反擊,埃軍一改作戰初期正面強攻的戰法,運用誘敵設伏重創以色列王牌第190裝甲旅。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