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美海軍鼓吹用新“宙斯盾”應對威脅

2019年10月22日10:36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試驗中的AN/SPY-6雷達

美國新聞網站近日刊文稱,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上將致信美國國會和五角大樓,要求在其職責范圍內加速推進作戰技術現代化,其中包括部署大幅提升海基防空反導效率的新型數字波束成形雷達AN/SPY-6,以應對傳統空中威脅和高超音速導彈、彈道導彈等威脅。這則報道引起外界對這款新型雷達的關注。

應對新型威脅

美海軍宣傳,“宙斯盾”系統被認為是當今最完善的艦載戰斗系統,也是美海軍現役、最重要的整合式水面艦艇作戰系統,先后部署在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上,以應對各種空中威脅。“宙斯盾”系統的核心是AN/SPY-1系列雷達,這是一部工作在E/F波段的無源多功能相控陣雷達系統,能夠自動搜索、跟蹤多個空中目標,並引導“標准”-2系列艦空導彈實施攔截。AN/SPY-1雷達家族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發展至今,擁有大大小小十余種型號,其特殊的“八面雷達陣列”成為該雷達家族的顯著特征。目前,美軍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上安裝的是AN/SPY-1D雷達,該雷達具備雙波束探測功能,提高了探測、跟蹤掠海飛行的巡航導彈等目標的能力。

美軍宣稱,隨著作戰環境和潛在威脅的變化,艦載雷達的任務需求也在不斷提高。面對新出現的隱身戰機、高超音速導彈、反艦彈道導彈等威脅,AN/SPY-1系列雷達受限於早期架構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例如,該雷達採用“被動無源相控陣”體制,在波束控制敏捷性、抗干擾能力等方面均顯示出不足。另外,AN/SPY-1雷達在設計時也沒有考慮對彈道導彈等的防御能力。

為此,1999年美軍啟動新型“防空反導雷達”研制計劃。當年11月,美海軍授予雷聲公司一份價值1.4億美元的合同,用於研制下一代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作為海軍驅逐艦和航空母艦上的多功能雷達系統。2009年6月,美海軍又將洛-馬公司和諾-格公司拉進預研工作中。此后數年間,美海軍持續注資,推進該雷達的研制工作。2013年10月,美海軍與雷聲公司簽署該雷達的工程、制造和研發合約,該雷達被正式命名為AN/SPY-6。2016年1月,首部AN/SPY-6雷達陣列構建完成,5月底進行了近場靶場測試,驗証了系統對真實目標的跟蹤能力。此后數年時間裡,該雷達相繼完成不同階段測試任務。2017年3月15日,在完成首次彈道導彈防御試驗后,同年5月3日,雷聲公司開始AN/SPY-6雷達的低速初始生產。

AN/SPY-6雷達計劃裝備正在開發的阿利·伯克FlightⅢ型導彈驅逐艦,預計將在2023年形成戰斗力。

高靈敏度與識別精度

作為下一代艦載防空和導彈防御雷達,AN/SPY-6雷達可以有效對抗各類新型空中威脅。該雷達採用先進的雙波段模式,包括3個主要部件,即S波段雷達、X波段雷達和雷達控制器。其中,S波段雷達提供立體搜索、跟蹤、彈道導彈防御識別和導彈引導﹔X波段雷達提供水平搜索、精確跟蹤、導彈控制和目標末端照射。雷達控制器為這兩種雷達提供共享接口和協調,確保兩部雷達在復雜多變的作戰環境中完成各自作戰任務。與阿利·伯克FlightⅡA型驅逐艦上裝備的AN/SPY-1D雷達相比,這種新雷達將具備更遠的探測距離、更高的識別精度、可靠性和可維護性以及更低的成本,靈敏度更是后者的30倍。

AN/SPY-6雷達由不同數量的雷達模塊組件組成,每個組件由一個約0.03立方米的盒裝獨立雷達構成。這些組件可以分組集成,以構建不同尺寸的雷達陣列,從單個雷達到更大配置的相控陣雷達,滿足不同艦船需求。

AN/SPY-6雷達使用新一代氮化鎵工藝,功率密度和效率得到極大提高,另外還採用第四代數字接收和發射技術。根據美國公布的AN/SPY-6雷達示意圖推測,單個TR組件的平均輸出功率高達152瓦至225瓦,遠高於目前AN/SPY-1雷達上TR組件的100瓦功率。這樣能在孔徑尺寸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極大增加單面天線陣列的功率輸出,達到兆瓦級的平均功率,堪比陸基巨型洲際導彈預警雷達。

此外,AN/SPY-6雷達還具有良好的網絡作戰能力,數艘艦船上的雷達可以組網使用,以達到更強的探測跟蹤能力。

部署換代不容易

雖然戴維森急切地希望在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上換裝AN/SPY-6雷達,應對印太戰區出現的越來越多的高技術威脅。但從AN/SPY-6雷達的開發進度和裝艦要求看,這一期盼很可能要落空。

首先,目前雙波段雷達中的X波段雷達尚未正式定型,因此美海軍在首批12套AN/SPY-6雷達並沒有安裝X波段雷達,而是用現役的AN/SPQ-9B雷達代替其功能,這將使得驅逐艦對空中目標的高精度探測難以達到預期設想。

其次,AN/SPY-6雷達的高性能帶來高耗電量。正在建造的阿利·伯克FlightⅢ型驅逐艦改進了發電機組的設計,大幅提升發電功率滿足雷達需求。但現役驅逐艦上的電力系統無法支持如此巨大的雷達耗電量,改進升級則相當麻煩。

最后,美國海軍優先將AN/SPY-6雷達安裝到阿利·伯克FlightⅢ型驅逐艦上,首批3艘驅逐艦的合同正在執行,目前為止沒有一艘建成。在這種情況下,為現役驅逐艦更換該雷達的改造工作不大可能很快實施。通常要等新雷達在新戰艦上完成磨合,形成完善的使用經驗后,才可能用於老戰艦的更新換代。

(責編:實習生(凌博)、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