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一名士官和他的400多期維修小報

2019年12月23日10:03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名士官和他的400多期維修小報

訓練間隙,劉紀倫為修理工講解新一期維修小報。周超 攝

創辦這張小報,初衷是為了分享

“一張小報是一段記憶。”在劉紀倫的日記本扉頁,記者看到了這麼一句話。

8年時間,創辦了400多期維修小報,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劉紀倫做到了。他所在連隊,每年秋季老兵走、新兵來,一茬茬的人在換,主官也先后更換了3任,而這張小報的厚度隻增未減。

自從成為主編,劉紀倫笑著說自己沒過一天“安穩的日子”。修車、辦報、搞教學……將他每天時間填滿,那些在夢想的道路上拼命奔跑的日子,成了一段特殊的記憶。

“雖然辛苦,但很值。能夠將多年的維修經驗保留下來,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劉紀倫之所以懷揣著如此堅定的信念,還要從他的一段經歷說起——

當時,單位剛剛配發一批新裝備,修理連經常會接到各種各樣的維修保障任務。每當他遇到棘手問題,不僅自己束手無策,周圍也沒有可以請教的師傅。面對這種“閉門造車”的現狀,劉紀倫的心情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心無力。

這一切,是那個時代修理工的“專屬記憶”。

為了改變現狀,劉紀倫開始給自己“充電”。他喜歡看電視科教頻道的節目,“看到有用的就記下來”。除此之外,他還自費訂購汽車修理方面的報刊,將有用的知識剪下來。時間久了,一張張報刊“碎片”被劉紀倫貼到本子上裝訂成冊,他稱之為“精華本”。

后來,部隊赴高原開展適應性訓練,關鍵時刻一台車輛發動機突發故障。維修技術干部認定是噴油泵損壞,必須更換。此時,劉紀倫回想起“精華本”上記錄的典型維修案例,跟這一故障很相似,他便猜想可能受高原氣壓影響,密封性出了問題。經過詳細檢查,証實了劉紀倫的猜想,更換完一個密封圈后故障順利被排除。

從那以后,劉紀倫整理的“精華本”受到官兵們的熱捧,被視為“排故寶典”。

日常訓練中,劉紀倫也經常拿出“精華本”給年輕的修理工們講解技術難題。有一次,一位小戰士不經意地說:“‘精華本’的確是個好東西,用大白話講述的理論很容易理解,要是能人手一本就好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位小戰士的話啟發了劉紀倫:“精華本”裡的寶貴經驗應該歸大家共有,這樣維修專業力量都能得到加強。他還發現,新裝備隨裝配發的教材上隻講解了基本原理和知識,缺乏實際操作技巧,修理工們亟需一本“課外輔導資料”。

缺少經驗分享平台,成為擋在修理工相互交流學習之間的一扇門。推開這扇門,就是打開一個火熱的世界。思來想去,既然“精華本”是從報紙上而來,那就自己辦一張“報紙”。

就這樣,劉紀倫開始著手籌備第一期維修小報。

一張有溫度的小報,讓官兵成為故事的主角

一名士官要辦“報紙”,在連裡引起不小的轟動。

第一期維修小報面世前,劉紀倫內心的“小劇場”裡,曾無數次上演過這張“報紙”帶來的效果,比如官兵們會搶著觀看學習,或者得到大家的贊許,為他豎起大拇指。沒想到,當他把自己的“處女作”信心滿滿地貼在連隊門口的櫥窗裡后,一盆涼水卻當頭澆下來。

有人質疑:“維修小報只是嘩眾取寵的噱頭,淺嘗輒止的常識到底有多大用?”也有人笑話:“明明是個修理工卻操著領導的心。”

就連指導員陳國定也將他叫到辦公室。“想法很好,值得肯定。不過作為連隊的修理骨干,還是要把心思放在專業訓練上。”指導員的話雖然沒有說透,但言語間透露出“干這個有些‘不務正業’”的意思。

滿懷信心地起跑,卻絆倒在離出發不遠的地方。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讓劉紀倫感到沮喪。夜晚躺在床上,劉紀倫的心情低落到冰點,“頭一次感到孤獨和無助”。

幸好,除了質疑,還有鼓勵的聲音。劉紀倫的老領導找到他,想方設法讓他重拾信心。“在創新的道路上,少不了別人的誤解和嘲笑,但隻要心夠堅定,你的目標一定會實現。”班裡的戰友也鼓勵他“有夢想就要去堅持”。

籠罩在劉紀倫心頭的陰霾漸漸散去。他也意識到:那些願意提出批評的人,某種程度上是自己的老師,他們對維修小報的關注,其實正彰顯它的價值。他琢磨,維修小報不能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一個人的知識終歸有限,還是要堅持“群眾辦報”。

比起看教材、講理論,有時候真實的經歷和感悟更能撥動戰士們心中的那根弦。白紙黑字印到紙上容易,走進官兵心裡卻很難。隻有讓每篇文章貼近官兵的工作,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才能知道官兵真正需要什麼。

想到這一點,劉紀倫決定將維修小報打造成經驗交流的平台,讓官兵講述自己的故事。“辦一張有溫度的小報,讓官兵成為故事的主角。”他說。

一有空,劉紀倫就向經驗豐富的修理工取經。訓練間隙,他喜歡給大家點上一支煙,先拉一會家常,話匣子打開了,劉紀倫就開始讓他們講述自己遇到的典型維修案例、攻克的技術難題。聽到好點子,他就趕緊記錄下來,這些第一手素材,能幫助他原汁原味地再現故障現場的情景。

在接下來的幾期維修小報中,被採訪的對象成了報上的“主角”,越來越多的“經驗之談”開始見諸報端。甚至有時候,一篇稿子從策劃到定稿,劉紀倫需要向全連的修理工征求修改意見。

碰撞的效果是喜人的。當劉紀倫把梳理總結的“精華”呈現在戰友們面前時,大家漸漸被維修小報的內容所吸引,對劉紀倫也越來越信服。

慢慢地,劉紀倫和他的維修小報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粉絲量”節節攀升。

后來,不斷有人找上門想要加入辦報的隊伍。剛接觸修理專業的新兵、多年維修經歷的修理技師,甚至平日裡忙得不可開交的連隊干部“都想一起來搞點事”。

小報不小,帶來實實在在的戰斗力

當維修小報被推到聚光燈下,越來越多的作者成為“網紅”。劉紀倫的壓力也與日俱增,“責任”二字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

隨著信息化裝備的不斷配發,專業知識在裝備搶修成功率中所佔比重越來越高。但修理工學歷偏低,面對新裝備的指導手冊根本“不來電”,很多人隻懂操作、不懂原理。遇到裝備故障時,隻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一次,該旅組織的一場實戰背景下的對抗演練進入關鍵階段,紅方一輛通信車突然“趴窩”,負責伴隨保障的修理工檢測后,判定是發電機故障。可通信車由上級臨時配發,他們之前沒有接觸過,對新裝備“脾氣”摸不透,隻能站在一旁束手無策,導致通信車被判出局。

常年和演訓一線的武器裝備打交道,劉紀倫發現了不少類似問題。面對新裝備故障時的窘境背后,是不少人基礎知識不牢,難以做到靈活運用、融會貫通,以往單純靠經驗的維修保障方式經不住實戰的檢驗。要想打通訓練場到戰場的“最后一公裡”,必須加強知識儲備、拓寬專業領域,實現“一專”向“多能”的跨越。

如何辦一張有分量的小報,為基層部隊帶來實實在在的戰斗力?這成為劉紀倫那段時間一直思考的問題。他認為,知識就是實實在在的戰斗力。戰場上,誰能將創新成果成功轉化形成戰斗力,勝利的天平就會向誰傾斜。

為此,劉紀倫變身為“基礎知識小教員”,自己先將基礎理論學懂弄通,再總結規律特點,編撰出一套便於理解記憶的口訣讓大家學習,最后在維修小報開出專欄發表。

為了讓官兵盡快掌握新裝備、適應全新的作戰要求,劉紀倫還不斷升級改造版面設置。為了調動官兵的學習勁頭,他通過“擂台賽”的方式,在每期報紙上設置一個小問題,理論功底扎實的人才能留在擂主的寶座﹔為了滿足官兵的多元化需求,他在原有的“維修案例”“經驗匯編”版面基礎上進行完善,增加了“技術前沿”和“個人才藝”兩個版面。

版面風格的重塑,使維修小報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戰友們爭相投稿。

“戰場上每一次失敗,付出的都是生命的代價。”身為主編,劉紀倫腦子裡時刻都緊繃著這根弦,對刊發內容嚴格把關、仔細甄別篩選,讓每名修理工的成長進步,都能沿著正確的軌道行進。

一次,徒弟任潮總結出某型發動機的維修改進方法,想在維修小報刊發,但劉紀倫認為,沒有經過實踐檢驗的創新方法並不能直接推廣。

為此,他結合當年的演訓任務,在長途機動過程中大量採集信息進行實驗比對,摸索出了不同海拔、不同氣候環境對該型車輛發動機的影響數據,經過不斷完善改進后,他才將這一改進方法在維修小報上刊發。

小報如投石,激活基層創新的一池春水

隨著維修小報越辦越火,官兵們開始積極分享維修經驗,一種新氣象悄然發生。

“聽說‘劉主編’要辦新一期的維修小報了”“我昨天維修的車輛故障很典型,這次爭取刊發出來”……臨近維修小報刊發的日子,隨處是官兵熱議的話題。大家除了關心自己的文章能否見報,對知識的渴望也越來越強。休息時間,組隊打牌的人少了,加班鑽研的人多了,學習氛圍越來越好。

修理二連戰士周靜,是大學生士兵,學習能力很強。但他性格內向,各項訓練成績一般,在連隊“存在感很低”。劉紀倫發現了這個“好苗子”,帶著他一起辦“報紙”。

隨著一篇篇文章在維修小報上刊發,周靜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陡然發生轉變。后來,他成為維修小報的主要撰稿人,漸漸小有名氣,甚至不少年長的修理工都跑來跟他探討訓練時遇到的維修難題。

在濃厚的求學氛圍中,一批批維修人才拔節生長。維修小報帶出來的徒弟很多成為基層的技術骨干,在各自崗位上發光發熱。

這正是劉紀倫想要的效果,他想用個體的改變帶動群體,激活草根創客這一池春水,從而形成群眾性創新的良好氛圍。

事實上,劉紀倫和這些撰稿人只是該旅在群眾性創新活動中涌現出來的代表。在這支部隊,還有更多創客活躍在基層一線。

去年野外駐訓期間,多名基層創客成為攻堅克難的“生力軍”。時任該旅合成二營營長孫斌,根據不同條件下合成營裝甲步兵連作戰樣式,總結出5種訓法戰法。

有相同經歷的,還有修理二連二級軍士長郝先全。他利用野外駐訓契機,通過反復採集數據、試驗論証,自主研發車輛啟動加熱器,一舉攻克了嚴寒條件下機械車輛啟動難的問題。

創新的火種能產生多大能量,取決於有多大的空間和燃料。為創新種子的落地營造更適宜生長的環境,才有利於人才的發展壯大。為此,該旅決定加大力度支持基層群眾性創新活動,按照維修小報的思路對這些創客進行資源整合,給予他們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機會,用這些創新成果為部隊戰斗力建設注入活力。

創新活力一旦被激發,便會釋放巨大的能量。如今,該旅越來越多的“劉紀倫們”在追逐強軍夢的征程上向陽生長。

(責編:陳羽、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