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俄首艘北風之神-A型核潛艇加盟北海艦隊,有何戰略意圖?

2020年06月23日15:57 |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小字號

955型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來源:中國國防報)

據央廣新聞消息,當地時間6月12日,俄羅斯首艘北風之神-A級改進型潛艇“弗拉基米爾大公”號正式入列俄羅斯北方艦隊。作為俄羅斯新一代的戰略核潛艇,該核潛艇加盟北海艦隊有力提升了俄羅斯海軍的實力,擴大了俄羅斯在北冰洋地區的軍事存在與威脅。事實上,前不久美剛剛加強對北極的軍事影響力,在此敏感時刻,俄“北風之神”潛艇入列北方艦隊暗藏俄何種戰略意圖?這款名聲在外的核潛艇性能究竟又有何過“艇”之處呢?

水下核武庫——北風之神-A型核潛艇

“北風之神”的前世今生。俄羅斯北風之神-A型核潛艇(955A型)是俄羅斯“北風之神”級955型的升級版,兩種類型的核潛艇都是由俄羅斯“紅寶石”設計局進行研制。早在蘇聯時期,955型核潛艇就已經開始研制,並且希望將它打造成世界上最先進的核潛艇之一,但由於蘇聯解體,其繼承者俄羅斯經濟持續走低,無法承擔巨額的研發費用,致使有關這款武器的計劃被暫時擱置,之后俄羅斯經濟逐漸恢復,為了滿足俄羅斯新的軍事發展需求,重新對其進行研究並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因而在多個性能方面,北風之神-A型核潛艇都有了較大改變。

外形上,北風之神-A型核潛艇呈現出優美的水滴造型,與上一代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基本取消龜背,這種設計能讓它在保証高速航行的同時,有利於減少核潛艇的航行阻力,也大幅降低流經此處所產生的水動力噪聲,基本與法國的“凱旋”級潛艇處於同一水平﹔它還取消圍殼舵——減小潛艇水下航行時的阻力與水下機動時對動力性能的影響,便於圍殼內布置更多設備。

動力上,盡管北風之神-A型核潛艇的水下排水量達到2.4萬噸,超過了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水下排水量約18000噸)。雖然噸位龐大,但北風之神-A型核潛艇採用新一代核反應堆,使得北風之神-A型核潛艇能夠擁有26節的最高水下航速,超過了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25節的最高航速,

電子系統上,北風之神-A型核潛艇內部採用全數字化電子設備和平板顯示器,完善了機動系統、定深懸浮系統和武器控制系統,有利於自動化程度的提高,艇員人數也隨之削減,生活環境大大改善。

隱身能力上,在動力系統噪音、流體噪音等方面,採取了大量先進工藝,進一步改善了潛艇航行阻力和流體噪音 。

火力上,“弗拉基米爾大公”配備D-19M系統,配備16枚固體燃料潛射彈道導彈R-30“布拉瓦”,每枚“布拉瓦”可以配備強大的單彈頭戰斗部,該導彈作為俄羅斯最新一代潛射洲際導彈,該導彈搭載10枚分導式多彈頭,可對目標實施高效的戰略核打擊,此外採用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進行導航,命中精度會得到有效提高。在常規武器方面做了改進,取消了艇艏外側的6具324毫米魚雷發射管,艇艏換裝了口徑更大的綜合聲吶系統,水下探測和聲學對抗能力明顯增強。

通過打造這樣一艘核潛艇,增強了俄羅斯北部邊境的國防能力,隨著未來該類型潛艇的建造工作相繼完成,一旦初成規模,將是俄羅斯北極地區核打擊的“海下利矛”,有利於俄羅斯在北極地區遂行重要戰略任務。

強化俄羅斯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

完善俄羅斯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空基核力量方面,俄羅斯戰略轟炸機以圖-160M、圖-95MS和圖-22M3為代表作為俄羅斯空中核打擊的中堅力量。為滿足俄羅斯新的空中核戰略需求,近些年,俄羅斯正在推進新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PAK-DA(遠程航空兵未來航空系統)組裝,預計2021年完工作,到時將作為新一代的空基核打擊力量。 陸基核力量方面,2019年末,俄羅斯戰略核力量下轄18部“白楊-M”機動式陸基導彈、120部RS-24“亞爾斯”機動式陸基導彈。並且預測未來將部署150-200部“信使”機動式陸基導彈取而代之,每一枚洲際彈道導彈配備3個核彈頭,核彈頭的總數為450-600枚。

海基核力量方面,俄國防部宣布,2024年前,俄將接收10艘北風之神級和白蠟樹級核潛艇,並進一步增加量產,將原計劃2027年前“北風之神”的建造數量由8艘增至10艘,未來將成為俄羅斯海軍新型水下核力量。

縱觀俄羅斯目前的武器裝備,蘇聯的解體,讓俄羅斯在高端常規武器發展緩慢,停滯不前,尤其是俄羅斯海軍,自解體來沒有服役過大型水面艦艇,除了擁有核打擊能力的戰略核潛艇,一直作為俄羅斯海軍的水下核力量。基於俄羅斯目前的現狀,未來對美發揮非對稱的優勢,發展核武庫成為俄羅斯不錯的選擇。隨著俄羅斯更新核武庫,全方面布局戰略核力量,未來俄羅斯將以“北風之神A”級、“信使”機動式陸基導彈為代表的彈道導彈以及新一代戰略型轟炸機一起,構成新型“三位一體”式的核打擊體系。

角力北極,美俄頻繁出手

俄升格北海艦隊,建立第五軍區。不久前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令,正式宣布自2021年1月1日起,俄北方艦隊將獨立為軍事行政單位,正式成為繼中央軍區、西部軍區、東部軍區、南部軍區后的第五軍區。根據法令,第五軍區的轄區包括科米共和國、阿爾漢斯克州、摩爾曼斯克州以及原先屬於西部軍區管轄的涅涅茨自治區共四個聯邦主體。同時北海艦隊可統轄管理上述四個聯邦主體的所有軍事單位,對俄羅斯而言,將有助於增強北方艦隊的總體實力,更加有效完成北極戰略方向的軍事任務,保障俄羅斯對北極地區和北極航道的開發工作,為俄羅斯的北極戰略發展打牢基礎,震懾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

積極應對,美建造破冰船船隊。根據美國6月9日發布的備忘錄,總統特朗普下令重新評估美國海上力量對於北極破冰能力的需求,特朗普提出要在2029年之前打造新的破冰船隊。目前已經計劃建造3艘重型破冰船,還將計劃建造一系列的中型破冰船。2019年4月,美國海岸警衛隊宣布已與位於密西西比州的造船廠簽訂7.46億美元的合同,設計建造首艘重型破冰船,第二艘據悉將在2021財年資金到位后開始建造。美國總統特朗普漸漸認識到北極地區的重要性,對美國國家未來戰略利益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為了對俄羅斯快速侵蝕北極地區起到遏制作用,建造破冰船船隊自然成為重中之重。

美俄在北極軍演頻頻發生。早在冷戰時期,北極即是美蘇核潛艇抗衡的前沿,雙方在北極的較量持續不斷,美蘇核潛艇長期游弋在北冰洋海底,互相威懾對方。盡管之后蘇聯解體,但美俄在北極的競爭熱度沒有絲毫減少,根據資料顯示,美俄在北極軍演數目比2010年以前增長了5倍,2018年美國進行了冷戰后最大規模的演習“三叉戟-2018”在以挪威及周邊地區的北極圈內開展,雖然北約一再聲明本次演習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但其意圖顯然是瞄准俄羅斯,回擊俄羅斯進行的“東方-2018”軍事演習以及俄羅斯在北極採取的措施。

近些年美俄在北極的競爭逐漸激烈,為了在北極站穩腳跟,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美俄可能會採取一些措施與軍事手段,擴大其在北極的利益,互相爭奪主導權,北極未來將如何進行,我們靜觀其變。(丁鑫鑫 章子星 嚴志偉)

(責編:陳羽、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