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一心向黨 初心不渝

記全國“最美退役軍人”王昌群的英雄家庭

2021年04月30日08:45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東站實驗學校學生看望王昌群。劉豐攝

今年春節前夕,首屆雲南省退役軍人迎新春線上音樂會在雲南藝術劇院舉行。受疫情防控影響,音樂會採取網絡直播形式,台下的觀眾席空空蕩蕩,隻坐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耄耋老人——王昌群。

邀請王昌群來參加音樂會的,是雲南老兵合唱團團長、退役軍人魏邱成。“王媽媽15歲參軍,先后參加過解放西南、保衛邊疆等任務,去年12月,她被評為2020年度全國‘最美退役軍人’。她一家8人參軍,6人上過前線,5人立功,2個兒子壯烈犧牲。”魏邱成說,“我們希望用這場音樂會向這個和國家命運緊緊相連並為之奉獻的英雄家庭,致以崇高敬意!”

一家六人奔赴前線——

“能在祖國需要時挺身而出,我為他們驕傲”

音樂會結束后,王昌群在工作人員攙扶下登上舞台,拉著幾位合唱團老兵的手,和他們聊了起來,久久不願離開。

由於年齡和身體的原因,王昌群已很多年沒能去烈士陵園看望長眠在那裡的愛子劉光和劉明。今年清明節前夕,王昌群的二女兒劉豐代表全家人來到烈士陵園,給兩個弟弟掃墓。

兩個弟弟劉光和劉明,既是劉豐思念的親人,也是她懷念的戰友。1979年,剛從軍醫學校畢業的劉豐報名參加了前線轉運傷員隊。此前,他們家中已有3人奔赴前線——時任雲南省文山軍分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的父親劉斌是局部方向前線指揮員﹔從部隊轉業后在文山州商業局工作的母親王昌群參加支前服務隊,負責接送傷員、運送食品和飲用水﹔大弟弟劉光是一名偵察兵。1980年底,小弟弟劉明也參了軍。

劉豐清晰地記得:1981年12月,劉光在邊境執行偵察任務時不幸犧牲,父親得知他犧牲的消息后長嘆了一聲,說了4個字“盡了義務”,並安慰母親“你是黨員,要堅強”。

1984年7月13日,劉明在一場防御作戰中英勇犧牲,年齡還不滿22歲。

得知小兒子劉明犧牲的噩耗,王昌群一度昏厥過去,吃不下飯全靠輸液維持。“作為母親,確實像天塌下來一樣。”王昌群抹著眼淚說,“但是,他們是我的兒女,也是黨培養的革命戰士,能在祖國需要時挺身而出,我為他們驕傲。”

劉明犧牲僅過去14天,劉豐的丈夫、部隊醫院外科醫生陳加勇,又義無反顧地申請上前線,參加救護隊。

“二女婿是獨子,我原本不想讓他上戰場。但二女兒給我做思想工作,她說,‘媽媽,多救一個傷員,就能多減少一家人的痛苦’。”王昌群說。

兩子相繼沙場殉國——

“不怕流血犧牲,堅決完成任務”

“兩個兒子,長大了都想當解放軍!”

“大兒子愛彈吉他,愛吹口琴。二兒子愛講話,愛打抱不平。”

……

摩挲著一枚枚軍功章,王昌群說起了兩個兒子的故事。

1979年,大兒子劉光因作戰英勇立了戰功,被推薦到原解放軍南京外國語學院深造。畢業時,學校希望成績優異的劉光留校任教,雲南省軍區也想留他當作戰參謀,但都被他婉言謝絕。

“黨給了我知識,我要把它帶回連隊,基層急需有專業知識的干部帶兵……請你們放心,我一定爭取在這次戰斗中立功,為你們爭光。必要的時候,我會把我的一腔熱血獻給祖國!”這是1981年5月,劉光寫給父母的信。不久后,他毅然返回戰場。

1981年12月5日,偵察連副連長劉光帶領一個小分隊執行任務,返程時被敵人埋的地雷擋住了去路。分隊裡有工兵,但劉光考慮到自己是黨員干部,而且會排雷,所以排雷時“先上的應該是我”。然而,因一名戰士不慎觸雷,劉光倒在血泊中,壯烈犧牲。后來,他被授予二級英模獎章,追記二等功。

那時,小兒子劉明參軍剛滿1年。部隊領導考慮到劉光已經犧牲,原本計劃把劉明調離前線部隊,但父親劉斌認為不妥。在征求劉明意見時,劉明也說:“我們連隊的烈士親屬有好幾個,為什麼不照顧他們?”

訓練刻苦的劉明成為尖子班的尖子,還光榮地加入共產黨。1983年,劉明服役期滿,表現優異的他本有機會被推薦到軍校學習,但聽說部隊要參加攻堅戰,就毅然申請留隊奔赴前線。時任保山軍分區司令員的劉斌很支持小兒子的決定,他對妻子說:“部隊作戰前就需要鼓舞士氣,兒子要上前線,我們就支持他去吧。”

在誓師大會上,擔任主攻團尖刀連尖刀班班長的劉明,向黨支部立下軍令狀:“不怕流血犧牲,堅決完成任務……”戰場上,他作戰英勇,榮立二等功。

1984年7月13日,代理排長劉明組織戰士在貓耳洞裡隱蔽,躲避敵人的炮火攻擊。當炮彈又一次襲來時,劉明不幸壯烈犧牲,后被追記二等功。

精忠報國無怨無悔——

“如果打起仗來,我上,咱們家能上的都上”

“兩個孩子犧牲了,悲傷是悲傷不完的,但是打起精神、硬扛著堅強起來,就能繼續往前走。”王昌群說,“是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讓我更有勇氣去面對。”

1986年春節,江蘇省徐州市一位退役軍人給王昌群夫婦寫了一首長詩,題目是《我以你們第三個兒子的名義》。江蘇省一所小學的41名少先隊員,靠撿廢品籌資買來一面錦旗,繡上“滿門忠烈”4個字寄給他們。

“她不僅僅是一位母親,更是一名黨員、一名軍人。”近些年,一些參加過邊境作戰的退役軍人多次去看望王昌群。在他們看來,正是軍人和黨員的身份,正是堅守的初心和堅定的信仰,讓這位英雄母親受到全社會的尊崇。

1949年底,15歲的中學生王昌群懷著對革命的憧憬,在家鄉重慶報名參軍,成為一名無線電報務專業的女兵,參加過解放西南、保衛邊疆等任務。1955年,她服從組織安排轉業,隨丈夫劉斌一起扎根邊陲,投身地方經濟建設。從國營商店到商業局再到糧油運輸公司,不論崗位如何調整,她始終兢兢業業,任勞任怨。

兩度喪子,劉斌同樣悲慟。那段時間,二女兒劉豐每晚都會看到父親搬著小凳坐在后院悄悄地流淚。然而,這位多年征戰沙場的老軍人明白,既然是軍人,首先屬於祖國。邊境局勢緊張時,劉斌告訴妻子“如果打起仗來,我上,咱們家能上的都上”,並給兒女們一一去信。他的大女婿當時是一名復員軍人,也向組織寫下請戰書,並獲得在部隊醫院工作的妻子的支持。

2010年劉斌病故,彌留之際,他向妻子王昌群交代了三件后事:一是不搶救﹔二是二哥條件不好,幫助他的孫子至大學畢業﹔三是教育子女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實實工作。

從雲南省糧油運輸公司退休后,王昌群一直熱心社會事業。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王昌群拄著拐杖來到社區居委會,把平時省吃儉用攢下來的1萬元捐給武漢。

王昌群一直思念著兩個兒子。“這個是大舅公,這個是二舅公,為了國家和平安寧,他們英勇獻身了。”指著兩個兒子的照片,王昌群對年紀尚幼的重外孫說。看到太姥姥抹起了眼淚,孩子轉身緊緊抱住了她。

這位英雄的母親向黨的告白,朴素又深情——

“我獻雙子黨關心,黨是我的好母親。母親需兒作貢獻,無怨無悔表忠心。”(宋海軍 楊明月 柯穴)

(責編:陳羽、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