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大鯨級潛艇距核潛艇僅剩一座反應堆”

日本加緊打造“亞核潛艇”

2021年10月25日09:37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日本海上自衛隊大鯨級潛艇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海上自衛隊大鯨級潛艇2號艇於近日在川崎重工神戶造船廠舉行命名與下水儀式。這艘排水量達3000噸的先進潛艇刷新了日本常規潛艇的最大噸位紀錄,將於2023年3月編入海上自衛隊。

“最大級別”潛艇下水

此次下水的潛艇被命名為“白鯨”號,是大鯨級潛艇2號艇。首艇“大鯨”號已於2020年10月下水,今年7月開始海試,預計2022年3月入列。時隔一年,日本再次舉行大鯨級潛艇下水儀式,表明海上自衛隊正在以每年一艘的速度更換先進潛艇。

從春潮級(排水量2750噸)到蒼龍級(排水量2950噸),再到最新的大鯨級,日本主戰潛艇的標准排水量不斷增加,顯示出日本潛艇正朝著大型化方向發展。“白鯨”號由川崎重工神戶造船廠建造,艇員約70人,建造費用約720億日元(約合40億元人民幣)。該艇長84米,寬9.1米,與蒼龍級潛艇持平,但吃水深度更深,是目前世界第二大常規潛艇。

大鯨級潛艇不再採用“不依賴空氣推進”(AIP)系統,而是轉向“鋰電池+柴油機”的動力組合,試圖增加潛艇水下活動半徑。在降噪方面,大鯨級採用泵噴式推進器取代螺旋槳,在降低噪音的同時,提高了潛艇航速。這一技術也經常為核潛艇所用,外界據此認為,“大鯨級潛艇距核潛艇僅剩一座反應堆”。受戰后“和平憲法”的限制,日本不能發展與核有關的戰略進攻性武器。不過,從大鯨級潛艇的設計和排水量看,基本可視為日本核潛艇出現的前奏。據悉,日本在核能利用方面有較多技術積累,為大鯨級潛艇增添核動力並不難。

提升水下作戰能力

“白鯨”號是大鯨級的2號艇。首艇“大鯨”號被定位為測試艇,未來主要用於驗証新技術,這意味著“白鯨”號是該型潛艇中第一艘攻擊潛艇。在武器配備方面,“白鯨”號潛艇與蒼龍級潛艇配備了同等量級的武器系統。據悉,該艇在艇艏設置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用於發射美制MK-37魚雷、日本89式重型魚雷和AGM-84“魚叉”反艦導彈,總載彈量保持在30枚。另外,“白鯨”號配備了蒼龍級8號艦“赤龍”號使用的潛艇魚雷防御系統,可大幅提高生存能力。同時,它還安裝了基於光纖陣列的新型聲吶,搜索、跟蹤水下目標的能力有所提升。

隨著“白鯨”號下水,日本用於作戰的潛艇數量已達22艘。早在2010年版《防衛計劃大綱》中,日本就以“應對可能到來的威脅”為由,提出將潛艇數量由16艘增至22艘。為此,日本政府一方面延長親潮級潛艇的服役年限,另一方面加速建造以蒼龍級和大鯨級為代表的新型潛艇。目前,大鯨級潛艇建造數量尚未明確。以當前“1年1艇”的建造速度判斷,該型艇很可能在未來8年建造多達8艘。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正在同步加緊水面艦艇的升級改造,擬將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改造為輕型航母。日本多管齊下發展進攻性武器,其作戰實力早已逾越自衛邊界,勢必給亞太周邊安全帶來新的挑戰,值得關注和警惕。(文威入)

(責編:彭曉玲、王瀟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