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跨越三地、奔波千裡!78年后,一場特殊的團聚

2022年01月07日09:38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楊平安帶領親人為崔保珍烈士敬獻鮮花。張立濤攝

元旦前夕,河南省滑縣烈士陵園,青鬆環繞,柳枝輕擺,哀樂低回。一場隆重而特別的烈士尋親祭掃儀式正在舉行。60歲的楊平安攜一家7口緩緩拾級而上,小心翼翼從懷中掏出母親的照片,擺放在崔保珍烈士墓前,敬上一杯家鄉酒,撒上一抔家鄉土。

“姥爺,終於找到你了!我代表我媽來看你了!”楊平安向墓碑深深鞠躬,兩行熱淚滴落在墓碑上。至此,一場跨越三地、奔波千裡,為犧牲78年的崔保珍烈士尋親活動畫上了圓滿句號。

2021年,河南省委宣傳部、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河南廣播電視台聯合發起“共和國不會忘記——傳承紅色基因、我為烈士尋親”活動。

在滑縣烈士陵園,一塊僅有75個字的墓碑引起了主辦單位工作人員的注意:“崔保珍,男,生於一九一七年,河南省修武縣城關鎮順城村人,一九三七年參加革命,中共黨員,任八路軍第二縱隊新三旅第七團股長,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十六日在濮陽八公橋戰斗中犧牲。”陵園工作人員介紹,幾十年來從未見過其家人前來祭掃。

為什麼崔保珍烈士的犧牲地、埋葬地不在一處?為什麼這麼多年未見其家人身影?帶著這些疑問,一支由河南電視台牽頭的尋親團,踏上了為崔保珍烈士尋親之路。

據滑縣烈士陵園領導介紹,1944年,崔保珍烈士犧牲一年多后,歸葬於滑縣萬古鎮冀魯豫四分區烈士陵園,現在的墓葬是20世紀60年代隨陵園整體遷葬過來的。

為盡可能了解崔保珍烈士更多的信息,尋親團先后來到濮陽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濮陽縣黨史研究辦和八公橋鎮八公橋戰斗紀念館等地,通過實地走訪和查閱史料,還原了八公橋戰役的前前后后。

1943年秋,為恢復並鞏固根據地,八路軍冀魯豫軍區決定在反“掃蕩”結束后,發起反擊偽軍“蠶食”作戰,集中主力採用“掏心”戰術,消滅駐守在八公橋的偽軍總部,爾后再各個擊破分散偽軍。1943年11月16日,軍區主力部隊佯作向東攻擊的態勢,其他幾個團秘密繞過敵外圍據點,插入敵之縱深——濮陽東南八公橋偽軍總部附近,乘夜暗風大突然發起攻擊。這場戰斗持續至17日上午,全殲偽軍第2方面軍總部及其特務團。隨后,八路軍乘勝進攻外圍偽軍據點,進一步擴大戰果,整場戰役持續5日,共殲滅偽軍2150余人,繳獲各種槍支1540支(挺)。烈士崔保珍就犧牲在外圍的零星戰斗中。

重溫輝煌的戰史,感受烈士的犧牲,尋親團深感責任重大。他們馬不停蹄地趕往崔保珍的出生地——修武縣。在該縣烈士英名錄上,尋親團發現了一個相似的名字“崔保真”,只是他的原籍為城關鎮順城關村,與崔保珍墓碑記載的順城村有出入。為盡快解開這個疑團,尋親團立即起身到順城關村去進一步核實情況。

“俺們村原來就叫順城村。聽老人講,村裡確實有一個崔保珍,自從當兵走后,就再也沒回來。他的外孫楊平安就住這個村。”村中年近百歲的老人為大家解開了疑團。

“‘崔保真’就是崔保珍!”在熱心的鄉親指引下,尋親團立刻趕赴楊平安家。

一臉錯愕的楊平安得知尋親團來意后驚喜萬分,面對鏡頭深情講述了埋藏在心底幾十年的遺憾:“聽母親講,我的姥爺從1937年參加抗日隊伍后就沒有了消息。母親幼年的記憶裡,姥爺高高的個子,身材魁梧,長相英俊。母親去世時,反復叮囑我一定要找到姥爺安葬的地方。然而,幾十年過去了,始終音訊皆無。”

他鄉埋忠骨,精神勵后人。楊平安介紹,為繼承姥爺遺志,他長大后參軍入伍,退役回來后當了村干部,現在兒孫滿堂,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太感謝你們了,我母親的遺願終於實現了!”楊平安握著工作人員的手,激動地說。

去年12月26日,《八公橋的紅色往事——為崔保珍烈士尋親》節目,在河南廣播電視台公共頻道播出后,受到觀眾好評。

河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副廳長劉清民介紹,為烈士尋親活動啟動以來,尋親團隊先后奔赴湖北、山東等地,行程13600多公裡,成功幫助30多位烈士找到家人或家鄉。(海曉笛、郭泓斌)

(責編:陳羽、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