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專題策劃>>退役軍人事務部典型宣傳報道

用愛照亮175個孩子求學路的“阿塔”,是一名退伍老兵

2022年03月30日16:19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阿塔”,在哈薩克語中是“爸爸”之意。被170多個孩子叫爸爸,會是什麼感覺?對沈建佳來說,答案無疑是幸福和欣慰。在過去的30多年裡,沈建佳先后幫扶資助了175名貧困學子,也成了170多個孩子的“阿塔”。2021年11月沈建佳榮登“中國好人榜”,他的感人故事走出家鄉,傳遍全國。

助人為樂的美名四處流傳,身邊的人也會忍不住豎起大拇指點贊,可對沈建佳來說,再大的榮譽,日子仍與往常無二。“唯一想做的就是想著法兒把孩子們照顧好,陪伴他們度過人生中最重要的這段艱難歲月。”一如他的童年,有束光照在了他的身上。后來,他也想成為點燈的人。

兒時溫暖系心間 助學幫扶報恩情

沈建佳是特克斯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退役軍人。1979年沈建佳光榮入伍,參軍之初,他便下定決心要做像雷鋒一樣為社會、為人民做貢獻的普通一兵。繁重的任務訓練之余,他常利用休息時間幫戰友們洗衣、修鞋,到駐地敬老院、社會福利院照顧孤寡老人。樂於助人、不求回報的他被部隊授予了“雷鋒標兵”稱號。他的老連長曾這樣評價他:“沈建佳在幫助別人時,有一種傾盡全力的信念,很真誠、也很感人!”而這份傾盡全力的信念,源於他曾經獲得的溫暖。

兩歲那年,沈建佳隨著父母來到了特克斯縣,家裡兄弟姐妹6個,一大家子日子過得很艱難,周圍鄰居們時常會向他家伸出援手。“鄰居你端一碗飯、我送一袋雜糧,支撐著我們一家挨過那段艱難的日子。”每每回憶起童年,鄰居的關心、鄉親們的援助,都讓沈建佳感覺無比溫暖。長大后的他暗下決心,要把這份愛心一直傳遞下去,讓更多的孩子得到幫助,感受到他曾感受到的溫暖與愛。

1987年的一天,從部隊轉業的沈建佳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在縣電影院門口看到有一個學生倒在地上昏迷不醒,沈建佳見情況危急,急忙將學生送到縣醫院搶救,並支付了全部醫藥費用。

從此,他對縣城裡來自農牧區的學生有了特別的關注,發現共有6名哈薩克族學生因家住60多公裡以外,家中無力承擔租房費用,上學成了大問題。

沈建佳又和妻子商量想把這6個孩子接到家中,免費提供吃住,方便他們上學。妻子一開始是反對的,日子本來就不太寬裕,一下添6張嘴吃飯,生活壓力太大了,更何況家裡憑空多了6個人住,擁擠不堪,實在是不太方便。

沈建佳就拉著妻子天天談心,被磨久了,妻子漸漸的也就心軟鬆了口。於是,沈建佳又專程找到這些孩子的家長商量,在征得同意后,把6個孩子接到家裡,承擔起他們吃、住、用一切費用,一直供養他們直到考上大學。

也是從那一年起,他將兒時鄰居們給予的溫暖,源源不斷地化作了幫助困難學生實現人生理想的動力。

默默三十載付出 換來百余聲“阿塔”

從小失去雙親的維吾爾族姑娘阿爾曼,是沈建佳第173個“孩子”,因叔叔無力撫養,被沈建佳接到家中,這個一度患上自閉症的孩子也慢慢接受並融入這個“大家庭”。她總說:“我長大了,也要向沈爸爸學習幫助別人,回報沈爸爸、回報社會。”

事實上,在過去的30多年裡,沈建佳累計拿出自己的全部工資近100萬元,先后讓來自13個民族的175個孩子在他家裡無償吃住,幫助他們完成了學業,也組建起了一個不同民族、不同姓氏的“溫暖大家庭”。

“他們有的考取了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一到放寒暑假都會來我這裡,圍著問有沒有什麼需要他們幫著做的,也會利用假期時間輔導學弟學妹們……”提起那些已經考上大學的孩子們,沈建佳如數家珍,臉上總是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除了幫助家裡的孩子們,沈建佳還不忘那些家外的學生們。2012年9月,他認識了縣雙語中學高三年級柯爾克孜語12班的41名學生,這些孩子大都來自偏遠牧區,家裡條件都不太好。於是,他向老師了解了學生們衣食住行方面的困難,並想辦法解決。他們在學習上缺少書本、鋼筆等文具了,他就幫他們買回來﹔有的學生沒有回家的路費,他就幫忙買車票,沒有了伙食費,就分批叫到家裡來為他們改善伙食。遇到文化底子薄的學生,他便義務擔負起他們的校外輔導員,輔導孩子們的功課,還時時處處教育他們要老實做人、踏實做事,就這樣一直陪伴他們到高中畢業參加高考。高考的那幾天,他像所有的父親一樣,在校門口守著“自己的孩子”。在沈建佳的陪伴幫助下,最終41個學生中有35人考取了疆內外各類大專院校,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如今,孩子們大都走上了工作崗位,成家立業。但每逢春節和各少數民族傳統節日,這些孩子們會不約而同的從各地趕來,與沈建佳這個“阿塔”(哈薩克語,爸爸)團聚,回家看看自己曾經玩過的玩具、睡過的童床、用過的瓷碗,還有“阿塔”的理發剪。

每每聽到一聲聲的“阿塔”,頭發花白,滿臉鄒紋的沈建佳臉上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

百花齊放春滿天 傳承基因踐初心

沈建佳常年濟困助學的故事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后,“投奔”他的孩子也越來越多,慕名而來要求加入“大家庭”的愛心人士也多了起來。沈建佳十分欣慰,也更加堅定了他把一生獻給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信念。

2014年,已經退休的沈建佳被特克斯縣黨委聘任為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並在他家成立了“沈建佳工作室”,為凝聚社會各界關心下一代力量建立了紐帶橋梁,他的助學濟困事業也迎來了春天。

沈建佳發動同事、戰友、親戚朋友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組建了“‘博愛’志願者”“退伍老兵志願者”“紅十字會志願者”“退休老干部志願者”“‘五老’宣講團”“愛心哥哥團”等6支愛心公益隊伍。特別是“愛心哥哥團”,30多名成員均來自受沈建佳資助的孩子們。“哥哥們”專門利用寒暑假期幫助其他學弟學妹,把他們從“阿塔”這裡得到的愛與呵護傳遞給更多的人。

“我是從苦日子裡走過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身邊的世界變得更美好。”沈建佳手腳麻利地收拾著孩子們的房間。一放寒假,孩子都回了偏遠牧區的家,房間裡空蕩蕩的,但他心裡卻想著還能做些什麼。

這些年,沈建佳除了把大部分時間用在了照顧孩子們身上,還堅持收藏了不少藏品。“我感到不少人對祖國和新疆的發展史了解並不多,而一個個藏品卻能將承載的歷史生動地展現出來。通過這些藏品的新舊對比,更可以激勵群眾和孩子們,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銘記歷史,感恩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對沈建佳而言,這件事跟幫助孩子一樣重要。

2020年,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特克斯縣老干局的支持幫助下,沈建佳拿出收藏在家的老物品,創辦了一間40平米的紅色文化展覽館——特克斯縣關心下一代沈建佳紅色展覽館。展覽館中的物品記錄了老一輩們無法抹去的回憶,展示了特克斯縣在祖國懷抱中的發展變化,見証了特克斯縣一代代的人們追逐“中國夢”的歷程。

30多年來,沈建佳始終踐行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初心,將志願服務理念傳播給更多的人。視紅色文化傳播為己任,將紅色基因傳承扛在肩,傾其所有卻又無所不有,為關心下一代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責編:陳羽、王瀟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