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集團軍某旅聯合空軍某部開展成建制傘降訓練——
拂曉,特戰隊員從天而降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 |
特戰隊員進行傘降訓練。李龍波攝 |
凌晨,尖銳的哨聲劃破夜空。第74集團軍某旅聯合空軍某部,展開一場陌生地域成建制傘降訓練。
全副武裝的特戰隊員到達某軍用機場后,按戰斗編組迅速登機。
“此次傘降訓練,每支特戰小隊除完成固定翼飛機傘降訓練外,還將成建制在陌生地域、復雜氣象條件下展開多課目、多傘型攜裝傘降訓練,提升空中指揮協同和敵后作戰能力。”該旅傘降教員劉輝介紹,針對大飛機傘降特點,他們前期對易出現特情的環節進行重點研究,有針對性地進行平台模擬、水上離機、軟著陸等訓練。實跳前,每名隊員都通過了地面動作、平台離機、吊環著陸、特情處置等多重考核,取得跳傘“資格証”。
拂曉時分,冷風勁吹。戰機到達目標空域,機艙尾門緩緩打開,巨大尾流聲傳來。
“嘀!”一聲長鳴,綠燈亮起,該旅特戰小隊長羅喻博率先躍出艙門,其他官兵緊隨其后,依次躍出。頃刻間,朵朵傘花在天空競相綻放。
“與直升機傘降訓練相比,大飛機拂曉傘降訓練難度更大。”負責組織此次訓練的該旅部隊管理科科長庄統周介紹,夜暗條件下能見度低,加上陌生地域、復雜氣象等因素影響,對特戰隊員的體能技能、心理素質和特情處置能力是嚴峻考驗。
按照訓練計劃,羅喻博離機后,需要開雙傘。然而,即便他有豐富的傘降經驗,過程中還是出現了狀況——備份傘打開失敗,傘衣充氣不良,成條絮狀穿過主傘,影響了主傘操縱棒工作,造成空中旋轉。
羅喻博盡力調整姿態,抓住傘衣,向傘旋轉相反方向拋出……一系列操作后,他化險為夷,安全著陸。羅喻博長舒一口氣:“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中摔打磨煉,才能練就過硬的戰斗本領。”
陌生地域固定翼飛機傘降,不僅考驗單兵傘降技能,還檢驗特戰小隊整體行動的指揮協同和應急處置能力。羅喻博告訴記者,對於特戰隊員來說,未來戰場上,“到達”是基礎,“打贏”才是目的,必須發揮特戰行動“拔點奪要”的關鍵作用。
“此次聯合空軍開展陌生地域成建制傘降訓練,旨在提高特戰隊員全時全域作戰能力。”劉輝介紹,信息化作戰條件下,全時全域作戰要求更高、戰場環境更嚴酷,必須加快提升特戰隊員實戰技能,確保部隊全時待戰、隨時能戰。
“今年以來,我們多次組織特戰小隊低空傘降訓練。此次固定翼飛機傘降訓練,特戰小隊按照整體行動攜裝要求,進行成建制傘降,探索創新戰法訓法。”該旅領導說。
據了解,該旅連續3年聯合空軍某部開展傘降訓練,借鑒吸收空降部隊大飛機傘降訓練經驗,研究特戰傘降行動方案﹔聯合空軍某部集智攻關,不斷優化傘降訓練內容和方式,探索創新特戰小隊分段編組、快速集結行動樣式。同時,他們針對多種作戰樣式展開課題研練,破解成建制傘降協同作戰難題,全面錘煉特戰隊員復雜環境下實戰能力,部隊戰斗力穩步提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