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優秀退役軍人到中小學任教,當好青少年成長引路人
近日,退役軍人事務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關於促進優秀退役軍人到中小學任教的意見》,這是強化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拓展退役軍人就業渠道,發揮退役軍人在國家建設中作用的重要舉措。這一意見的出台有利於推動落實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助力改善中小學教師隊伍學科結構和性別比例,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讓退役軍人發揮自身優勢在新崗位上貢獻力量。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期,也是儲備知識、形成對國家和社會認知的黃金期。做好“拔節孕穗期”青少年的補鈣壯骨、固本培元工作,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接班人,是一項事關國家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優秀退役軍人政治信念堅定、使命意識強烈、作風素質過硬,他們服役時是“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國防軍隊建設者和國家安全守護者,退役后從“戰位”轉向“講台”,一樣能成為立德樹人、行為世范的合格“園丁”,為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發揮自身特有的優勢。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建設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接續奮斗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實踐見証者。身體強健和精神強健相統一,是新時代“少年強”的重要標志。通過引進優秀退役軍人到學校任教,讓青少年在成長關鍵階段接受來自軍營文化熏陶出的師長相伴,並通過優秀退役軍人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有利於培養他們堅韌正直、吃苦耐勞的性格品質,培養有血性、敢擔當、精神強健的新時代接班人。
優秀退役軍人到中小學任教也是強化青少年國防教育的有力舉措。開展全民國防教育要在全民,重在青少年。青少年歷來是國防教育的重點對象。中國古代君子成人要修習“六藝”:“詩、書、禮、樂、御、射”,其中“御”是駕駛戰車,“射”是射箭,都屬於軍事技能的范疇,國防教育自古就是青少年成長教育的“必修課”。毛澤東在《體育之研究》一文中曾指出,“武風不振”是近代中國羸弱的重要原因,故而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的教育主張。古今中外的歷史充分說明一個道理,國防意識強化、國民精神振奮,國家就會走向興盛﹔反之,國家就會陷入積弱挨打的悲慘境地。優秀退役軍人是開展國防教育的重要人力資源,他們到學校任教,把教授科學文化知識和弘揚愛軍尚武精神有機融為一體,可以極大豐富國防教育的形式和內涵。
新時代的青少年不僅要有無懼“中流擊水”的堅強品質,還要有扛住“東南西北風”的強大能力。期待更多的優秀退役軍人到大中小學任教,強化青少年國防教育,厚植“以天下為己任”的家國情懷,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董栓柱 艾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