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內蒙古興安盟軍地打造群眾性國防教育平台

“微課堂”釋放大效能

2024年02月01日09:31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一棵相思樹、永遠家國情。三角山哨所旁的‘相思樹’,見証了一段忠貞不渝的愛情,訴說著軍人軍屬的奉獻和堅守……”1月18日,內蒙古烏蘭浩特市都林街騰飛社區國防教育紅色課堂開講,宣講員李濰洋為大家講述“相思樹”的故事。這是興安盟紅色課堂開講以來的第18堂課,也是軍地合力打造的群眾性國防教育平台“微課堂”。

春節即將到來之際,興安盟的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在濃厚的節日氛圍中,獨特的國防元素格外引人注目:科右前旗學府街16組路燈嵌入“愛我人民愛我軍”“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等標語,在節日彩燈映照下熠熠生輝﹔突泉縣國防主題公園內,振翅欲飛的戰機、昂首向天的火炮、整齊列陣的坦克模型,充滿濃郁的軍味。

興安盟是黨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最早付諸實施的地方,積澱了深厚的紅色底蘊。為了讓豐富的紅色資源融入城市建設、走進群眾生活,該盟軍地對全盟34個紅色場館、17個城市公園、6所少年軍校和9所全國國防教育示范校運行情況進行調研。在研究論証的基礎上,他們制定《國防教育“三十”平台建設規劃》,經過近半年精心打造,先后建成10條國防教育街道、10個國防教育紅色社區和10個國防教育紅色課堂,讓廣大干部群眾在觀光休閑的同時,潛移默化接受國防教育。

“1947年5月1日,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在這裡召開,選舉烏蘭夫為內蒙古自治政府主席。這次會議,標志著黨領導下的民族解放運動取得偉大勝利。”1月16日,烏蘭浩特市“五一會址”前,女民兵塔娜正在給參加紅色研學活動的30名中學生講述紅色故事,100余名民兵通過“紅藍民兵APP”雲課堂同步聆聽。塔娜是女民兵,也是國防教育義務宣講員。她說:“去年以來,從紀念場館、街道社區到鄉村嘎查,烏蘭浩特市的國防教育‘微課堂’越來越多,讓大家增長知識的同時,受到國防文化的熏陶。”

春節前夕,筆者來到科右中旗呼格吉勒社區,一道60米長的軍史長廊映入眼帘。社區書記薩如拉介紹,軍史長廊共有展板24塊,整體設計以“中國紅、民族藍、光明黃”為主色調,融入馬頭琴、勒勒車等民族元素。展出內容分為苦難輝煌、建設發展、強軍新征程等4個板塊,介紹了紅軍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人民軍隊在黨的領導下走過的光輝歷程、取得的豐功偉績。筆者注意到,慕名前來參觀的青少年學生絡繹不絕。巴彥胡舒第一中學學生巴根那說:“看著一段段文字、一幅幅圖片,我有種穿越時空之感,仿佛走進那段烽火硝煙的歲月,感悟革命先輩拋頭顱、洒熱血的英雄氣概。”

“這條長廊展示了厚重的黨史軍史,不僅豐富了城市文化,還發揮了鑄魂育人作用。”家住附近的市民包女士說,“很多家長利用假期帶孩子來參觀,這裡成為孩子們學習黨史軍史的‘打卡地’。那天,我的兒子在軍史長廊對我說,長大后要當一名光榮的解放軍。”(田申 崔維)

(責編:陳羽、劉圓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