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傳真丨“戰場多面手”這樣煉成

折疊傘包、安裝彈射架、組裝飛行器……
幾天前,在第81集團軍某旅訓練場上,某連二級上士宋帥康與戰友密切配合,打破了該旅“固定翼飛行器起飛”課目最短用時紀錄。
“宋帥康是我們連的裝甲偵察車射手兼偵察員,能力素質很全面。”該連干部宋先峻介紹,從去年起,旅裡加大一專多能軍士培養力度,助力他們在各自崗位上歷練成長,實績斐然:衛生員兼防化員劉玉清在上級組織的骨干集訓中,與防化專業的戰友同台競技,成績名列前茅﹔衛生員兼駕駛員王承勇既是衛生專業教練員,又當駕駛專業教練員,培養出多名優秀骨干……
“新兵定崗時,由於素質突出,宋帥康被分配到如今的崗位上。” 宋先峻給筆者講起這名老兵的故事:入伍以來,宋帥康多次在裝甲偵察車射手比武中取得優異成績。然而他的偵察專業成績卻並不出眾,部分課目甚至存在明顯短板。
起初,宋帥康不以為意:“我平時主要擔任射手職責,偵察技能派上用場的機會屈指可數。更何況,有那麼多戰友專門執行偵察任務,我再花精力訓練豈不是多此一舉?”
原來,在實際訓練中,盡管這些軍士個人能力素質過硬,但面對專業人才儲備多、訓練壓力大等實際,他們對多專業訓練常常顧此失彼。在精力有限的情況下,他們往往側重主專業能力提升,這意味著另一專業常常訓不到位,很多人只是“入了門”。
然而,按照2022年出台的《軍士暫行條例》規定,軍士晉升必須具備相應的職業技能鑒定証書。宋帥康不禁擔心起來:自己的偵察專業職業技能鑒定証書能否順利取得?是否會影響未來晉升?多專業訓練如何防止顧此失彼?
旅作訓科同樣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一次訓練中,導調組判定某車駕駛員“陣亡”,而班組中的兼職駕駛員卻沒能頂上去,導致任務失敗。
“通向未來戰場的路上,每個崗位都是為打贏而設,不能出現偏訓漏訓現象!”旅領導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專門組織“兼職”軍士開展專業強化訓練,幫助他們制訂能力提升計劃,實現固強補弱、一專多能。
經過強化訓練,宋帥康的偵察專業水平明顯提高。不久后,他順利考取偵察專業中級職業技能鑒定証書。
完成雙專業技能鑒定后,該旅將宋帥康納入全旅一專多能人才庫,為他建立成長檔案,根據專業特長、培訓經歷、訓練成績等進行細分和標注,為其量身定制培養計劃,提供院校送學、廠家跟研的機會。
剛剛晉升一級上士的胡哲魁,也是受益者。擔任狙擊手兼駕駛員的他,射擊專業技能過硬,但由於訓練時間交叉重合,他的駕駛技能僅停留在基礎水平,難以應對復雜路況。
旅作訓科發現這一不足后,專門為他制訂訓練計劃,安排駕駛專業教練員侯欽峰挂鉤幫帶,幫他縮短成長周期。
幾個月下來,經過各方努力,胡哲魁駕駛技術進步顯著,還學會了修車。去年演習期間,胡哲魁駕車轉移時突遇車輛故障,他沉著冷靜地“望聞問切”,自行修好車輛,並在規定時間內抵達任務地域。將車輛隱蔽后,他隨即進入射擊點位,順利完成狙擊任務。
“並非所有軍士都能像宋帥康、胡哲魁一樣完成能力拓展升級。” 宋先峻說,“旅裡建立了較為靈活的崗位人員出入機制,既讓綜合能力素質突出的戰士,以最快速度適應崗位,也會及時為暫時不適配兼職崗位的戰士,調整培養計劃。”
中士陳立清原本是所在連隊數一數二的裝甲車駕駛員,后來他主動請纓兼職擔任炮手。可事與願違,他幾次參加全營考核和上級組織的職業技能鑒定,均未通過。
連主官主動靠上去找他談心,幫他分析情況。認識到自身不足后,陳立清主動申請暫時把炮手專業放一放,但沒有因此喪失信心:“兼職所需的能力素質比我預想中更加全面,待我儲備充分后,再重新挑戰!”
“鍛造‘戰場多面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須科學施策、久久為功。”該旅領導介紹,現在旅裡已建成一批集駕駛、防化、火力等10余個專業於一體的“士兵訓練室”。相信戰士們在這裡加鋼淬火,一定能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多面手”。(劉佳奇 王利綱 李潤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