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大於天,越苦越向前

清明風起,追思悠長。我來到郭豪烈士生前所在單位快4年了,每每想起他,總是思緒萬千。
2018年,我還在軍校就讀。一天,我的微信朋友圈被一篇公眾號文章刷屏。文章的主人公是郭豪。那年夏天,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退伍的郭豪,隨部隊赴高原參加實兵演習。郭豪和戰友們受領穿插破襲任務后,背負沉重的戰斗裝具,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急行軍。途中,郭豪突發疾病,心臟停止了跳動。
我的心好像突然被“擊中”了。生於1999年的郭豪,與我同齡,卻犧牲在祖國西陲的雪域高原。
郭豪稚嫩的臉龐永遠定格在19歲。我為他嘆惋,將他寫在頭盔內側的那句“理想大於天,越苦越向前”寫進了日記,也在心裡埋下一顆種子。
2021年臨近畢業前,我向學員隊黨支部鄭重遞交了戍邊申請書。或許是緣分使然,我被分到郭豪生前所在單位。在連隊榮譽室看到郭豪的照片和事跡介紹時,3年前的嘆惋化作我內心的一股力量——我要帶著他的理想,繼續前行。
從南方到西北,從平原到高原,海拔越來越高,身心經受的考驗越來越嚴峻。可我心裡憋著一股勁兒,參加旅政治教員比武,拿了第一名﹔組織軍地交流活動,被多家媒體報道……“郭豪,作為戍守高原的同齡人,我沒丟臉!”我在心裡對郭豪說。
從事單位新聞宣傳工作后,我更加深入地去了解身邊的戰友,發現那句“理想大於天,越苦越向前”同樣寫在了他們的鋼盔內側,也刻在了他們心裡。在雪域高原,缺氧、高寒等惡劣自然條件,沒有成為大家的攔路虎,而是成為砥礪斗志的“試金石”。陸軍“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袁鋒、高策,代表著旅隊官兵,站上了軍人的榮譽殿堂。
莽莽高原,戰旗高揚。在《解放軍報》上刊發的《當護旗手接過336面榮譽戰旗》一文,呈現了旅隊一場特殊的傳遞活動。336名護旗手每人手持一面榮譽戰旗,以一對一、面對面的方式,將守護3年的榮譽戰旗,交給選定的新任護旗手。“夜老虎連”“攻堅英雄連”……336面戰旗,承載著旅隊90多年的光輝戰史。戰旗在手中傳遞,熱血在心頭涌動。新任護旗手接過戰旗,也接過了守護榮譽、續寫榮光的使命與重任。
茫茫戈壁,微光成炬。楊越,一個熱愛舞蹈的男孩,高中畢業時因父親離世,不得已放棄上大學,外出打工。在媽媽鼓勵下,他參軍入伍,在連隊榮譽的感召下一路摸爬滾打,后來以優異成績考上軍校。“媽媽你不要牽挂,孩兒我已經長大,站崗值勤是保衛國家……”我把楊越的故事,寫成了《給媽媽跳支舞》一文,是母愛給了他前行的力量,是軍營給了他逐夢的舞台。
這些年,我們去過很多地方,執行了很多任務,在漫天風雪裡向前躍進,也在高原荒蕪處仰看繁星。高原星空璀璨,抬頭遙望,我想一定有一顆星星在注視著我們。郭豪,不知道在天堂的你,看到我筆下那一個個為了理想不畏艱難、一往無前的戰友時,會不會為我們感到驕傲?
郭豪,你知道嗎?你走后,班裡的“郭豪鋪”一塵不染,晚點名時“理想大於天,越苦越向前”的誓言響徹夜空,“郭豪班”建設始終走在前列。
郭豪,你知道嗎?你走后的每一個清明節,單位都會為你舉行紀念儀式。每年的征兵季,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受你的事跡感召參軍報國。
一個郭豪走了,更多的“郭豪”來了,繼續烈士未竟的理想,逐夢前行。“理想大於天,越苦越向前”,每當我們喊出這句口號的時候,腦海中總會浮現出一個在高原奔跑的身影,向前,向前,一直向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