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某部聚焦使命任務大力開展群眾性創新活動——
匯聚官兵智慧 賦能練兵備戰


夏日嶺南,某綜合訓練場戰車轟鳴,海軍某部一場裝甲駕駛訓練如火如荼展開。訓練進入關鍵階段,一輛戰車突然“趴窩”。二級上士鞏樹坤迅速前出,利用自主研發的輔助設備展開檢修,戰車很快恢復正常並重新投入訓練。這是該部運用基層技術革新成果提升練兵備戰質效的一個縮影。
該部長期擔負教學培訓任務。近年來,隨著軍事訓練轉型升級提速,他們承擔的教培任務逐年遞增。“為提升教學培訓質效,我們大力開展群眾性創新活動,努力讓更多基層創新成果走向課堂、走上訓練場,為教學培訓服務。”該部領導說。
去年,該部圍繞教學需求立項並完成30余項小發明、小創新。然而,他們在實踐中發現,因配套教案和教學設施不完善,一些基層創新成果在教學培訓中效能發揮不明顯。為此,他們利用學兵培訓等時機,持續優化教學方法,推動創新成果更好運用於教學實踐。
“實用、管用,是檢驗創新成果的硬標尺。”該部軍士助教、一級上士沈澤是裝甲駕駛訓練領域的技術骨干,帶領戰友成功開發出多款輔助訓練設備。
一次偶然的機會,沈澤見到別人用無人機拍攝視頻,這種以無人機視角捕獲畫面的方式讓他深受啟發:如果讓教練員從學兵視角看到路況,就可以隨時糾正學兵駕駛動作。定下決心后,沈澤通過研究資料、向院校專家請教等方式,熟練掌握了視頻傳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並結合教學保障實際設計出一款戰車駕駛輔助訓練設備。目前,該設備已成功應用於教學並完成多次升級,顯著提升了裝甲駕駛訓練質效。
無獨有偶。電子系統技師胡建華多次參加實車訓練保障任務,針對戰車訓練中的易發、多發問題,他成功研制出多款搶修工具、設備,有效縮短戰車故障排除時間。
匯聚官兵智慧,賦能練兵備戰。置身該部訓練場,記者看到,一批基層科研成果被廣泛運用於教學一線。“教學培訓任務接踵而至,我要以時不我待的狀態投入教學創新,幫助學兵們更好地在這裡打牢基礎、練強本領。”一場駕駛訓練剛結束,軍士助教宋亞龍對記者如是說道。(鐘歡 陳典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