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新疆軍區某團貫徹新版《軍事體育訓練大綱》優化組訓方式——

高原長跑有了替代課目

張慶良 記者 王 越
2025年07月06日09:24 | 222
小字號

施訓看點

圍繞高原體能訓練“平原化”、標准不科學、海拔高度覆蓋不全等問題,充分試驗調整課目標准,設置六邊形跳躍、踏階等替代課目

“注意落地緩沖”“保持呼吸節奏”……夏日,帕米爾高原依舊寒風習習,新疆軍區某團紅其拉甫邊防連恆溫氣膜館裡卻是一派火熱練兵景象:一側訓練區內,官兵腳踩踏階訓練器,跟隨節奏調整步頻﹔另一側場地上,參訓人員在六邊形訓練框內,不斷變換跳躍方向。

“以往開展體能訓練,我們與平原地區一樣跑3000米。但因高寒缺氧,不少官兵在訓練中出現頭痛、嘔吐等症狀,跑完甚至需要吸氧才能恢復。”該連中士田磊告訴記者。

如今,傳統的長跑、折返跑等訓練課目,被更加科學的踏階、六邊形跳躍所取代,有效降低了訓練傷發生率。體能訓練更加科學、高效、安全,官兵的訓練積極性也大幅提高。

“新版《軍事體育訓練大綱》的施行,讓我們摒棄了‘以跑練跑’等陳舊觀念,組訓施教更加科學規范,也更有針對性。”該團一位領導說。

“保持身體直立!”踏階訓練現場,該連張指導員一邊記錄時間,一邊提醒大家注意動作要領。場地另一邊,二級上士程誠組織戰友開展六邊形跳躍小比武。

“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有利於增強爆發力、協調性和踝關節穩定性。”一級上士肖瑤在小比武中取得不錯的成績,他告訴記者,六邊形跳躍訓練對練習快速規避、攀爬障礙等戰術動作很有幫助。有的戰士表示:“堅持練習一段時間后,感覺腿上像裝了彈簧,翻越達坂比以前輕鬆多了!”

“根據軍醫提供的最新數據,軍事體育訓練內容調整后,全連官兵傷病率同比明顯下降,血氧適應周期也縮短近一周!”張指導員欣喜地說,按照新版《軍事體育訓練大綱》組訓施教,連隊官兵既實現了體能增強,又最大限度保護了身體健康。

該團領導介紹,他們還根據大綱要求增加低氧適應、抗眩暈等訓練內容,同時引入專業智能設備,實時監測官兵心率及血氧數據,根據反饋數據及時調整訓練強度和難度,幫助官兵科學提高訓練成績、增強身體素質。

參訓筆記

打開激發體能潛力的大門

■新疆軍區某團干部 李長申

提起高原,人們總會想到“艱苦”二字。狂風肆虐、高寒缺氧的惡劣環境,是高原官兵面臨的最大挑戰。如何在高原地區科學開展軍事體育訓練,也成了困擾駐高原部隊的一道難題。

過去,由於缺乏科學指導和管用招法,駐高原部隊組織軍事體育訓練只能參照平原地區的訓練課目展開。然而,氣候、環境條件的巨大差異,導致官兵不僅成績提升緩慢,還容易引起訓練傷病。

新版《軍事體育訓練大綱》創新增設六邊形跳躍、踏階等替代課目,為駐守高原的部隊提供了行之有效、務實管用的科學訓練指南,幫助我們實現轉型升級。

新大綱施行之初,官兵對新課目缺少了解,難免存在一些顧慮。作為組訓干部,我反復鼓勵大家:“只要掌握科學方法,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果然,堅持一段時間后,新課目的訓練效果漸漸顯現出來:踏階訓練讓官兵逐漸掌握了“兩步一呼”的換氣方法﹔六邊形跳躍訓練讓大家找到了“小步快跑”的竅門。一次訓練形勢分析會上,一名訓練骨干感慨地說:“科學的訓練方法就像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了激發體能潛力的大門。”

觀訓小議

立起科學組訓鮮明導向

■楊 悅

在高原,風雪嚴寒是常態,氧氣稀薄是“標配”。官兵在高寒缺氧條件下長時間劇烈運動,不僅是挑戰生理極限,更有可能損害身體健康。

過去,由於組訓條件不足、思維理念滯后等原因,導致駐高原部隊長期參照“平原模式”開展軍事體育訓練,官兵想要取得同平原訓練場上一樣的成績,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大的代價。正因如此,“以跑練跑”、盲目加大訓練量等不科學的訓練方法,曾是不少駐高原部隊提高官兵軍事體育訓練成績的方法,這讓官兵面臨訓練傷、高原病等健康風險。

新版《軍事體育訓練大綱》充分考慮高原環境特點,遵循現代運動學理念,增設六邊形跳躍、踏階等課目替代3000米跑,為高原部隊開展體能訓練立起科學組訓、護體防傷的鮮明導向。

令人欣喜的是,組訓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極大激發駐高原部隊官兵的參訓積極性。如今,大家投身軍事體育訓練的熱情更高、信心更足。

來源:解放軍報

(責編:馬昌、李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