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河衛士”守護高原生靈


拂曉時分,新疆軍區契恰爾邊防連一支巡邏分隊朝著某點位行進。
“那裡好像有一隻受傷的鵝喉羚。”忽然,二級上士龐銀指著不遠處的鐵絲網說道。
蘇指導員帶領戰士們走近,果然發現有一隻鵝喉羚被鐵絲網困住。大家通過暗紅色的血跡判斷,它已經被困在此處兩三天。
“從沒見過體型這麼大的鵝喉羚。”龐銀不由驚嘆,“從羊角的凹溝來看,它應該在15歲左右。”
“別怕,我們是來救你的。”大約半小時后,官兵們成功將這隻80多公斤重的鵝喉羚解救出來,合力將它抬至平坦地帶,並進行了簡單救護。鵝喉羚起身緩緩離開,途中它幾次回頭,似乎在和官兵告別。
契恰爾邊防連位於天山南麓深處,平均海拔3000多米。守衛的邊境線上,有一條長長的托什干河流過,連隊官兵因此被稱為“托河衛士”。由於氣候相對溫和,駐地周邊區域是許多珍稀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除了鵝喉羚,這裡還生活著金雕、雪豹、雪狐……
野生動物在這片高原上活動頻繁的時節,也是連隊官兵最忙碌的日子。“入夏,天氣變暖,大多數野生動物會產崽,我們會加大對河畔以及無人區的巡護力度,讓它們順利繁殖。”蘇指導員說,“等到了12月份,常出現鵝喉羚打架受傷的情況,我們也會及時予以救助。”
那一年初夏,這裡遲遲沒有回暖,山間的野草一直枯黃、不見生長。官兵們擔心鵝喉羚無處覓食,便在巡邏時帶上一些馬草放置在鵝喉羚的必經之路上,好讓它們度過這段“青黃不接”的日子。
今年初,中士莫佳偉在休假歸隊途中發現一隻受傷的鵝喉羚。“當時它呼吸微弱,兩條后腿受了傷,無法站立。”莫佳偉便小心翼翼地將這隻鵝喉羚抱到車上,送至連隊醫務室,和醫護人員一起為它清洗包扎傷口。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鵝喉羚的傷情得以快速恢復,不久便回歸大自然。
“高原上人跡罕至,這些美麗的生靈為我們守防的日子添了不少色彩。”龐銀記得,他第一次巡邏時就見到了好幾種野生動物,班長告訴他,保護好這裡的生態環境,也是連隊官兵的一份責任。
為了讓高原上的野生動物一直幸福地生活在這片雪山上,連隊還專門邀請當地林業和草原局的工作人員來駐地授課,為官兵和護邊員普及生態環境保護常識,講解野生動物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近些年,隨著連隊官兵和護邊員齊心協力投身邊境生態保護事業,野生動物受傷的情況慢慢減少。“看到我們的堅守和付出有了回饋,我們打心眼裡感到高興!”蘇指導員說。(虎振朝、屈旭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