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紫金山下追憶長空英烈

——探訪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

2025年08月20日08:46 | 來源:解放軍報222
小字號

參加中俄白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的人們,來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悼念英烈。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提供

參加中俄白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的人們,來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悼念英烈。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提供

近期,位於紫金山麓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正在展出的《“杜立特行動大救援”主題影像展》,吸引眾多游客駐足觀看。這一由該館和衢州市博物館(杜立特行動紀念館)共同主辦的展覽,用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將人們的思緒拉回戰火紛飛的年代,重現那段用鮮血凝結的戰斗友誼。

1942年4月18日,美軍杜立特中校率16架B-25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任務完成后,由於油料不足,杜立特等飛行員在中國棄機跳傘,共有64名飛行員被素不相識的中國軍民奮勇救助,得以脫險。當地有村民用躺椅把渾身血污的飛行員抬回家中,拿出僅有的雞蛋為傷員下了一家人隻有過節時才能吃到的雞蛋面。

“這個展覽是我們繼《銘記英雄——飛虎隊主題歷史圖片展巡展(南京)》《英雄並肩 共鑄不朽——蘇聯援華抗日航空歷史專題展》之后,舉辦的又一個抗日航空專題展。”館長薛蓮介紹,作為國內首座國際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該館收藏有中、蘇、美等國空軍聯合抗擊侵華日軍的豐富史料。紀念館舉辦這些展覽,就是要銘記中國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國以及各國人民並肩戰斗的偉大勝利,傳承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中凝結的深厚友誼。

在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烽火歲月裡,蘇聯志願航空隊200余位國際主義戰士血洒長空。美國飛虎隊擊落敵機2600余架並開辟運送戰略物資的駝峰航線,2000余名勇士長眠東方熱土。

搏擊長空功高雲漢,銘記歷史啟示未來。從修建航空烈士公墓到增建紀念碑,再到擴建為紀念館,中國人民始終沒有忘記航空英雄的犧牲,沒有忘記國際友人捍衛和平的勇毅擔當,以及在共同抗戰中守望相助、患難與共的珍貴情誼。近年來,該館與俄羅斯聯邦中央武裝力量博物館、白俄羅斯國立偉大衛國戰爭歷史博物館以及美中航空遺產基金會等保持著密切聯系與友好合作,並專門組織了“飛鷹·航線”史料尋訪團,赴美國和俄羅斯等國,尋訪當年參戰老兵及英烈親屬,通過檔案比對、實物征集、口述史研究等工作,不斷充實抗戰航空史實。

硝煙早已散去,但追尋歷史記憶的腳步從未停止。2021年,該館與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開展“美國籍航空烈士史料征集項目”“蘇聯籍航空烈士史料征集項目”活動。根據相關成果,首批18位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獲得更新,既有對不准確信息的勘誤,也補充了英烈出生時間、犧牲時間、軍銜等新信息。今年4月,在新華社的幫助下,該館聯系到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亞歷山大·瓦西裡耶維奇·奧列霍夫的親屬。在5月開展的中俄白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上,奧列霍夫的親屬以視頻致辭形式講述了英烈事跡,表達了對紀念館的感謝和對中俄人民友好交往的期許。

館內的英烈碑上,目前鐫刻著4299名中外抗日航空英烈的名字。在一座英烈碑前,該館工作人員江勤緣向記者介紹了在華犧牲的美國籍飛行員杰克·W·哈梅爾補名的過程。當年,哈梅爾的親友來館參觀時,在英烈碑上沒有找到他的名字,希望紀念館在英烈碑上補刻哈梅爾的姓名。在外交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等單位指導協調下,該館研究人員通過美中航空遺產基金會等機構,獲得了包括墜落飛機殘骸移交報告、哈梅爾遺體安葬記錄與公墓照片等佐証資料,確認哈梅爾符合航空英烈條件。在《銘記英雄——飛虎隊主題歷史圖片展巡展(南京)》開展之際,該館為哈梅爾舉行了補名儀式。

以紫金山為背景,15米高的航空烈士紀念碑巍然聳立。視線順著如兩把利劍的紀念碑直上雲天,戰機轟鳴聲、炸彈呼嘯聲,恍然仍在耳畔。“英烈用生命捍衛的和平天空,如今奏響著發展的樂章,回蕩著幸福的歡笑。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傳承和弘揚在戰爭中凝結的珍貴友誼,既是對英魂的告慰,也是對和平發展時代強音的回應。”薛蓮說。(倉曉、竇若琪、呂德勝)

(責編:彭曉玲、代曉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