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第82集團軍某旅作戰支援營某連激勵官兵用拼搏奮斗書寫嶄新連史——

榮譽之光照亮轉型之路

2025年08月25日09:03 | 來源:解放軍報222
小字號

前不久,該連組織戰備拉動。圖為官兵奔赴戰位。陳天錦 攝

前不久,該連組織戰備拉動。圖為官兵奔赴戰位。陳天錦 攝

初秋,太行腹地,第82集團軍某旅作戰支援營某連組織一場“榮譽進連史”儀式。中士歐海華胸戴紅花,向戰友們講述自己在集團軍比武中奪冠的經歷。隨后,在官兵的注視下,他將自己的姓名和成績鄭重地寫進連隊榮譽簿。

“榮譽是軍人的第二生命,作為一支新調整組建連隊,我們充分發揮榮譽激勵作用,培塑官兵崇尚榮譽、爭創榮譽的精氣神。”談及連隊組建以來的奮斗歷程,該連指導員李昭赫感觸良多。

調整改革中,該連官兵從3個不同兵種單位抽調重組。涉及專業多,骨干人才匱乏﹔裝備新、技術含量高,組訓施教無經驗借鑒﹔官兵彼此不熟悉,歸屬感不強……組建之初,一道道難題擺在連隊黨支部面前。“官兵普遍缺乏信心,干事創業熱情不足。”該連時任指導員李軍回憶說,那段時間支部一班人感到壓力很大。

面對轉型路上的挑戰,連隊黨支部達成共識:官兵是連隊主體,更是連史書寫者,要想把大家擰成一股繩,就必須用榮譽之光照亮連隊轉型之路,最大限度調動官兵精武強能積極性。為此,連隊黨支部研究決定:凡在旅級以上單位組織的比武競賽中取得名次,或是對連隊建設有突出貢獻的官兵,都可以在連隊專門組織的“榮譽進連史”儀式上,親手將自己的姓名和成績寫進連隊榮譽簿。

“在榮譽簿上寫下姓名的那一刻,我感到無比光榮,同時也覺得肩上的責任沉甸甸的。”該連干部封紫宇是將姓名寫進連隊榮譽簿的第一個人,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仍激動不已。

當時,新裝備列裝連隊不久,由於技術含量高、操作比較復雜,新裝備遲遲沒有生成戰斗力。為打破局面,時任班長封紫宇主動申請前往廠家跟訓。跟訓期間,他白天頂著烈日上裝學操作、練技能,晚上加班加點背理論、編教案。老繭子磨出戰斗力,汗珠子摔出真功夫。歸隊后,封紫宇將學到的技術傾囊相授,帶領班組成功破解新裝備多個訓練難題。

封紫宇主動請纓、奮力攻堅,幫助連隊打開了工作局面。連隊黨支部研究決定,為他專門組織一次“榮譽進連史”儀式。

鮮紅的連旗、熱烈的掌聲……儀式當天,封紫宇昂首挺胸上台,在空白的連隊榮譽簿上一筆一畫寫下自己的名字。封紫宇的光榮時刻,讓二級上士張坤龍深受觸動。

從原單位轉隸到該連后,張坤龍從原來的防空專業調整為通信對抗專業。走上新崗位,厚厚的專業書籍和陌生的裝備,讓這個曾在專業比武中摘金奪銀的訓練尖子,一度打起“退堂鼓”。在封紫宇的激勵下,他重新給自己定目標、作計劃,對照訓練大綱逐條逐項找短板,不僅很快掌握了新裝備操作技能,還摸索出一整套訓練方法。憑借出色表現,張坤龍也將自己的名字寫進連隊榮譽簿。

“一個標兵能影響一個班排,一個班排卻不一定能輻射一個連隊。”李軍回憶,隨著封紫宇、張坤龍等精武標兵不斷出現,標兵所在班的訓練成績明顯提升,但連隊整體建設水平卻不見大的起色。原來,連隊官兵來自不同單位,大家的訓練方式、思維模式等不盡相同,集體榮譽感、單位歸屬感也不強,平時訓練中時常出現單打獨斗、各自為戰的情況。

為強化官兵“以連為家”的集體意識,該連聚焦個人與連隊的關系,組織官兵開展群眾性大討論。

“作為一支新調整組建連隊的成員,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集體的一部分,也是連隊創業史的書寫者。”討論中,李軍的發言引發官兵反思。討論活動結束后,該連配套開展“集體榮譽怎麼看”“我為連隊建設獻一計”等活動,官兵主動建言獻策,為連隊發展提出數十條建議。

道理越辯越明,干勁越來越足。從那以后,連隊創先爭優的氛圍逐漸濃厚,官兵投身訓練的熱情愈發高漲。不久,連隊接到參加上級組織的建制連比武的通知。“這對我們來說,既是考驗也是機遇。”現任連長趙樂天回憶,“當時,大家鉚足了勁,渴望為連隊奪得第一塊集體獎牌。”

營房前立起“榮譽爭奪戰”倒計時牌,每天更新距離比武開始的天數﹔樓道裡挂起“英雄榜”,每周評出的訓練標兵的照片被張貼到宣傳欄﹔崗哨桌上擺放連隊榮譽簿,激勵大家把奮斗故事寫入連史……

那段時間,連隊官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連續展開專業技能強化訓練。

比武如期而至。訓練場上,連隊官兵克服多種不利因素,在復雜電磁環境下與多個連隊展開激烈比拼,一舉奪得建制連和最小作戰單元總評“雙第一”,順利捧回連隊第一塊集體獎牌,創造了嶄新連史。

“連隊每項成績、每份榮譽,都是官兵拼搏奮斗獲得的。”談起連隊轉型攻堅的經歷,李昭赫深有感觸地說,雖然連隊基礎相對薄弱,但大家團結一致、攜手向前,不斷創造新榮譽。

據了解,該連自調整組建以來,連續多年取得專業比武建制連總評第一,還被集團軍表彰為“練兵備戰先進單位”,並榮立集體二等功。

“隨著連隊建設越來越好,榮譽簿上的名字和故事也越來越多。”李昭赫介紹,他們將連隊榮譽簿作為新兵、新干部“下連第一課”的鮮活教材,激勵大家崇尚榮譽、珍惜榮譽、創造榮譽。

2024年,新戰士張亞康來到該連。“下連第一課”上,張亞康被連隊榮譽簿上的故事深深吸引。戰區陸軍“專業尖兵”張德洋、集團軍“百名優秀班長”鞠平安、個人二等功獲得者楊壤志……閱讀他們的事跡后,張亞康暗下決心:“我也要成為連史書寫者!”

心中有榜樣,奮斗有方向。在戰友們的幫帶下,張亞康苦練精訓,訓練成績進步明顯。日前,他參加集團軍專業技能比武,一舉打破紀錄。(屈凱明 於浩楠)

短 評

崇尚榮譽才能創造榮譽

■趙治國

榮譽是軍人的第二生命。在我軍近百年的奮斗歷程中,無數血染的戰旗、金色的勛章,如繁星般閃耀著璀璨光輝。在榮譽與使命的召喚下,一代代官兵把對夢想的執著、對信仰的追求與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融為一體,用青春和熱血書寫忠誠與擔當的強軍答卷。

崇尚榮譽才能創造榮譽。在國防和軍隊改革大潮中,一批新調整組建連隊應運而生,加入人民軍隊的戰斗序列。這些連隊沒有悠久輝煌的連史,也缺少厚重閃耀的“榮譽家底”,空白的連隊歷史只能靠官兵去書寫。第82集團軍某旅作戰支援營某連以連隊榮譽簿為抓手,激發官兵“我能行、我要拼”的旺盛斗志,加速連隊轉型步伐,在連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前,我軍正向著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速奮進,練強戰斗力的每節“鏈條”是題中應有之義。各級應充分發揮官兵主體作用,充分激發廣大官兵精武強能的行動自覺,推動部隊建設全面發展、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責編:王瀟瀟、彭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