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用抗戰精神筑牢國防長城

2025年09月03日09:02 | 來源:中國軍網222
小字號

一個前進的時代,總有一種奮發向上的意志力量﹔一個復興的民族,總有一種賡續傳承的精神稟賦。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近日,中央宣傳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在9月以“弘揚抗戰精神 共筑國防長城”為主題,集中組織開展“全民國防教育月”活動,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更加堅定自覺地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為全面推進強國強軍事業凝聚強大正能量。

“國無防不立,善教得民心。”全民國防教育是國之大事、軍之大事,是往全體國人的靈魂裡熔鑄精神、思想裡滲透價值、骨髓裡注入憂患、腦海裡輸送責任。“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一個國家和民族,要贏得生存和發展,國防教育須臾不能鬆懈、一刻不能缺少。如果缺失國民意識、缺少家國情懷、缺乏國防觀念,即使疆域再遼闊、人口再眾多、物產再豐富,也不過是一盤散沙而已,更遑論民族凝聚力和國家榮譽感。正如梁啟超曾經痛切地喟嘆:“是故吾國民之大患,在於不知國家為何物。”

毛澤東同志在《論持久戰》中寫道:“日本敢於欺負我們,主要的原因在於中國民眾的無組織狀態。”14年不屈不撓,14年浴血奮戰,“巨炮和重彈,轟醒了我們的民族意識”,全體中華兒女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抗戰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付出犧牲最大。“若無國防,則國難屢起,民將不得安其業。”歷經硝煙戰火,回望鐵血征程,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沒有全民國防就沒有幸福的家園,沒有全民國防就沒有平安的中國。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個英雄就是一堂課。從楊靖宇、趙一曼、左權、彭雪楓,到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從東北抗聯“八女投江”、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到四行倉庫“八百壯士”……抗戰中的英雄已經寫入了民族的英雄譜、標注出精神的天際線。“隻有我們血染過的山河,更值得我們和后世謳歌和愛護。”在“全民國防教育月”活動中,要全面講好抗戰故事,大力宣揚英雄事跡,從戰爭的傷痛、歷史的屈辱中讓全社會明白“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國防,隨時就可能受到侵略,甚至遭受滅頂之災”,深刻認識到“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就不可能有強大的祖國”,從而打牢愛黨愛國的思想根基、扛起強國強軍的時代重任。

紀念日是民族的精神盾牌。這精神盾牌,蘊含著國防意識、國防觀念、國防素養。關於抗戰,我們有一系列紀念日: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紀念日﹔8月15日,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紀念日﹔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爆發紀念日﹔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運用好這些紀念日開展國防教育,講透歷史的教訓、經驗以及對未來的啟迪,能夠讓廣大軍民沉浸其中,更好地觸摸歷史、感知傷痛、振奮力量,強化國防觀念,激發奮斗動力,凝聚起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的信心決心。

“是氣所磅礡,凜烈萬古存。”偉大的抗戰勝利鑄就了偉大的抗戰精神。抗戰的歷史,不僅是戰爭史,更是精神史、心靈史﹔抗戰的勝利,不僅是河山光復,更是人心光復、精神重塑。一個民族在緊要關頭爆發出的最強大精神力量,構成了我們歷史中最深厚的精神底蘊,沉澱為中華民族最珍貴的精神內核,是開展全民國防教育最鮮活的精神財富。只要我們大力弘揚抗戰精神,進一步增強全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深厚感情、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崇軍尚武的思想觀念、強國強軍的責任擔當,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能阻擋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步伐。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戰爭可能千日不打,國防觀念卻不可一日鬆懈。在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中,全民國防教育工作使命光榮、任務艱巨。軍地各有關單位應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契機,廣泛組織豐富多彩的群眾性國防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全社會自覺履行國防義務,以實際行動關心、支持、參與國防建設,匯聚起眾志成城、強國強軍的強大意志力量。(李傳偉)

(作者單位:66028部隊)

(責編:溫璐、馬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