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加快軍事理論現代化建設

2025年08月27日09:07 | 來源:解放軍報222
小字號

習主席在全軍軍事理論工作會議上強調,軍事理論現代化是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重要組成部分,在強軍事業發展中具有重要先導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回應強國強軍偉大實踐對黨的軍事指導理論創新的呼喚,取得一系列重大理論成果,為新時代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作出了原創性貢獻。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新軍事革命迅猛發展,我國安全和發展需求深刻變化,實現強軍目標任務更加緊迫,必須全面加強軍事理論工作,加快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步伐。新時代新征程,立足軍事斗爭准備現實需求,著眼打贏智能化高端戰爭,必須以習近平強軍思想為指導,把握加快軍事理論現代化著力重點,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軍事理論體系,為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提供理論支撐。

堅持政治引領。堅持政治引領是習近平強軍思想軍事觀和方法論的重要內容,是新時代人民軍隊全部實踐的根本統領。習主席指出:“籌劃和指導戰爭,必須深刻認識戰爭的政治屬性,堅持軍事服從政治、戰略服從政略,從政治高度思考戰爭問題。”歷史和實踐昭示我們,隻有深刻把握政治和軍事的辯証關系,才能始終在軍事斗爭中掌握戰略主動。當今時代,軍事和政治的聯系更加緊密,政治因素對軍事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更加顯著,軍事斗爭的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日益增強。加快軍事理論現代化必須始終將政治性擺在首位。要堅持黨對軍事理論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決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和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持續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確保軍事理論體系建設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要始終從政治高度思考和處理軍事問題,善於著眼國家政治外交大局和國家安全戰略全局籌劃軍事理論戰略規劃,確保軍事理論工作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要始終站穩人民立場搞建設,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開展軍事理論研究攻關,厚植軍事理論創新根基。

堅持“兩個結合”。“兩個結合”是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的根本途徑,是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理論之樹常青的奧妙所在。實踐証明,“兩個結合”做得越好,理論創新之源就越豐富,理論創新之力就越強勁。習主席指出:“我們決不能拋棄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決不能拋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堅守好這個魂和根,是理論創新的基礎和前提。”新征程上,加快軍事理論現代化,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結合”的規律性認識和方法論意義,並將其自覺運用到軍事理論創新和軍事實踐創造中去。一方面,必須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人民軍隊建設實踐相結合,以真理之“矢”去射新時代軍事實踐之“的”,在創造性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和處理當代中國軍事問題的過程中創新發展軍事理論,加快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步伐﹔另一方面,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與中華優秀傳統軍事文化之間的契合性,運用新視角、新思路、新方法、新工具持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軍事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中探索加快軍事理論現代化的方法路徑,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現代軍事理論體系提供豐厚滋養。

強化問題意識。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隻有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認真研究重大而緊迫的問題,才能真正把握歷史脈絡,找到發展規律,推動理論創新。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智技術正推動戰爭形態向智能化、無人化演變,作戰樣式、制勝機理都在發生重大變化。與此同時,隨著強軍興軍實踐的深入推進,我軍建設發展出現大量新情況新問題,亟需作出理論上的回答。科學闡釋並解決軍事實踐發展提出的重大問題,是軍事理論體系建設的本質要求和價值旨歸。要堅持面向戰場、面向部隊、面向未來,以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導向和突破口,加強原創性、前瞻性、預置性理論探索,確保在未來的軍事戰略競爭中贏得制勝先機﹔要緊盯科技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堅持理技融合、研用結合,探索形成理論先導、技術支撐、注重實踐的先進軍事理論體系﹔要扭住新的歷史條件下戰建備重大問題研究,不斷提煉出有學理性的新理論,持續增強理論體系的時代性、引領性。

堅持系統觀念。系統觀念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重要范疇,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習主席指出:“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隻有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這啟示我們,隻有堅持系統觀念,提高系統思維能力,搞好統籌兼顧,才能從整體上綜合地、精准地謀劃指導實踐。軍事理論現代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國防和軍隊建設、軍事斗爭准備與實施方方面面,必須突出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全方位提升建設能力和水平。要優化軍事理論創新頂層設計,搭建軍事理論創新平台,調整軍事理論學科布局,抓好教材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全面推進軍事理論體系創新發展﹔要改進軍事理論研究模式,注重體制機制創新,積極探索運用大數據、大模型、智能技術賦能的方法手段,為軍事理論創新提供堅實支撐﹔要加強軍事理論轉化運用,貫通完善“需求牽引—理論推演—技術驗証—成果轉化”鏈路,推進理論研究與實踐運用深度融合,不斷提升軍事理論轉化運用質效。(韓高進 徐能武 盧瀟)

(責編:王瀟瀟、彭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