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陸軍某旅某支援保障連凝聚兵心士氣破解轉型難題——

把連隊鍛造成“一塊整鋼”

2025年10月13日08:34 | 來源:解放軍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該連工兵分隊組織實爆作業。胡慶峰攝

該連工兵分隊組織實爆作業。胡慶峰攝

“三等功連”、旅軍體運動會建制連第一名、“四鐵”先進單位……

日前,記者來到陸軍某旅採訪。站在該旅某支援保障連榮譽牆前,面對眼前整齊排列的一面面錦旗、獎狀,記者不禁有些好奇:一個在部隊調整改革中新組建的連隊,為何能在短時間內獲得這麼多耀眼的成績?

“調整組建之初,連隊官兵來自不同單位,從事偵察、通信等多個專業,除基礎訓練階段為整建制訓練外,官兵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各自訓練場地‘單打獨斗’。”該連指導員尹志朋告訴記者,當時,官兵訓練時點位分散、休息時分區分塊,大家既不合心也不合力,榮譽感、歸屬感不強。盡管連裡嘗試採取多種方法凝心聚力,但效果並不理想。

更讓連隊干部頭疼的是,不少班長骨干個人能力很強,所帶班排總體成績卻在低位徘徊。一次連務會上,剖析這一現象時,有的班長骨干認為,年輕戰士個性強、思想活、不服管,帶兵人隻好“順其自然”﹔而一些新兵吐槽,感到有的老兵拿資歷“壓人”,不好相處。

面對老兵新兵之間的思想沖突,如何將連隊擰成一股繩、讓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成為擺在連隊黨支部面前的一道考題。支部一班人經過深入思考,提煉出“把連隊當家,把戰友當兄弟,把崗位當事業”的“三把”精神,從黨員骨干抓起,從作風養成抓起,聚力增強官兵上下同心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

他們利用新兵下連、老兵退伍等時機,安排來自不同單位的班長骨干交叉任職,將訓練成績突出、綜合素質過硬的骨干安排到各班,通過人員調整逐步扭轉連隊“一盤散沙”的局面。

調整組建不久,連隊唯一一名裝甲底盤技師轉業,當過兩年駕駛員的一級上士王瑞成為公認的最佳接替人選。面對新的崗位,王瑞二話不說扛起重擔。

一次,該連接到兩個月后參加重大演訓任務的命令。然而,連隊那時剛剛更換了主戰裝備,維修保障還處於起步探索階段。為確保順利完成演訓任務,備戰期間,王瑞每天帶領班裡戰士鑽進車庫,一干就是10多個小時。

“我們承擔著全營戰車的修理保障任務,不盡快熟練掌握新裝備修理技能,睡覺都不踏實。”憑著這股鑽勁、狠勁、韌勁,王瑞很快將新裝備的性能特點摸清,為圓滿完成重大演訓任務奠定了基礎。擔任裝甲底盤技師以來,王瑞累計處理各類故障百余起、培養出多名骨干人才,是連隊響當當的技術尖子,用行動樹立了榜樣,成為戰士們學習追趕的目標。

為進一步凝聚軍心士氣,該連常態組織“先進典型故事會”活動,讓來自不同單位的官兵登台講述老連隊光榮傳統,結合個人成長經歷分享感悟體會,讓大家在互學互鑒中增進了解和認同。他們還積極搜集整理連隊先進典型事跡,以微講堂的方式教育激勵官兵向榜樣學習、向典型看齊。

戰士小藍平時訓練刻苦,但理論學習有些吃力。了解情況后,連隊理論骨干鐘登杰主動靠上去,與小藍結成學習對子。為把理論知識盡可能講得深入淺出,鐘登杰結合黨史軍史故事,把宏大的理論掰開揉碎,轉換成小藍一聽就懂的“兵言兵語”。經過半年的努力,小藍的理論基礎日益扎實,逐漸成長為連隊的理論骨干。

在干部骨干的示范帶動下,該連官兵關系越來越融洽,支部一班人趁熱打鐵,大力引導班長骨干為年輕戰士當標杆、作表率,進一步提升連隊的凝聚力。

那年7月,駐地遭遇洪水襲擊,該連官兵聞令而動、迅速馳援,黨員骨干紛紛遞交請戰書,主動申請到抗洪一線去、到最危險的地方去。在他們感召下,全連官兵晝夜鏖戰、化身為堤,筑起一道護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銅牆鐵壁。

人心越來越齊,斗志越燃越旺。在“三把”精神的激勵下,該連官兵見任務就上。支部一班人秉持“讓有為者有位,讓能干者優先”的理念,按照“支委帶骨干,骨干帶群眾”的思路,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在官兵中立起以上率下的鮮明導向,大家干事創業勁頭更足,連隊全面建設基礎越來越牢,逐漸從原來的“一盤散沙”變成“一塊整鋼”。

一級上士周洋備戰上級比武,舍棄與來隊家屬團聚時間主動參訓,所在團隊取得陸軍第一名的優異成績﹔二級上士劉通綜合素質過硬,在旅軍體運動會上取得個人項目三個第一、兩個第二的好成績,所帶班組榮立集體二等功﹔中士王和彬主動申請轉崗到無人機專業,成長為旅無人機教練員……談及連隊的發展變化,尹志朋感慨地說:“骨干沖在前,戰士跟得上,連隊就沒有建不強的道理。”(記者 李力迪 景元璽)

短 評

當好部隊建設的“頂梁柱”

■楊 猛

習主席指出,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這是一種有效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干部骨干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勇當練兵備戰的“刀尖子”、抓建基層的“領頭雁”,就能產生強大的示范效應,帶動官兵共同進步、共同提高,推動部隊全面發展、全面過硬。

部隊改革調整過程中,一大批適應打仗需求、聚焦未來戰場的新調整組建連隊應運而生。新的使命任務、新的武器裝備、新的編制體制,對部隊深化全面建設、提升核心戰斗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對調整組建后工作千頭萬緒、任務繁重艱巨的挑戰,陸軍某旅某支援保障連充分發揮干部骨干帶頭作用,激勵感召官兵不斷爭創榮譽,交出一份優異的強軍答卷。

言傳不如身教,表態不如表率。無論時代如何發展、環境如何變化,干部骨干作為部隊建設的“頂梁柱”,以身作則的優良傳統不能丟、以上率下的示范作用不能弱。攻堅建軍百年,建設一流軍隊,各級帶兵人更要模范帶頭,在大項任務中培塑“啃骨頭”的魄力,在日常訓練中厚植“站排頭”的勇氣,用實際行動感召官兵、激勵官兵、帶動官兵,為強軍興軍凝聚強大正能量。

(責編:彭靜、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