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典宏、通讯员何伟理报道:“过期的数据犹如过期的食物一样,吃了会‘拉肚子’。”说话时,作战数据工程师戴子杰眼睛依旧紧盯电脑屏幕,扫描着流水般的作战数据。3月中旬,广州军区某训练基地新年度首次对“演习作战数据库”进行更新维护,去年演习积累的千余条重复、失效的作战数据被删除,同时,有关新型主战装备等内容的百余条新的作战数据被录入。
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维护,该基地“演习作战数据库”中的数据冗余繁杂,查询使用耗时费力,一些核心作战数据因格式标准不一而难以共享。“作战数据库不是‘垃圾筐’,不能什么数据都往里面装。”该基地领导深刻认识到:“数据处理应用是否高效,直接关系部队体系作战能力的提升。”
为此,该基地制订了《信息数据管理规定》,将作战数据细化为生成、采集、录入存储、调用管理、销毁5个周期阶段,对其进行全寿命维护管理。他们专门设立作战数据工程师,增设信息编辑组,每周进行数据采集,每月进行数据更新,每季度进行数据审核。他们还建立起横联机关各部、纵贯基层班排的数据采集体系和数据共享机制,每个作战单元都有指定的数据采集员,负责日常战备训练和重大军事演习中各种最新数据的采集和上报。
记者看到,为确保每条数据的唯一性和精确性,他们对数据格式做了严格规范,如不允许使用“*”等非法字符、定位误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等。这些经过筛选、验证的作战数据,涵盖基地所有作战要素,细到每一件武器装备的技战术性能、每一个作战目标的基本信息,气象水文、地理环境等信息要素也都罗列其中。
该基地司令员宁应求对记者说:“以往数据采集较为笼统,导致数据五花八门,如今有了统一的‘准生证’,作战数据‘生老病退’有章可循,数据流真正成为提升战斗力的信息流。”前不久,该基地组织网上对抗演练,百余条核心作战信息片刻间便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来,成为指挥员科学判断战场态势的“助手”。
■柳 刚
大数据需“精”管理
纵观古今,用兵打仗,莫不“庙算”在先。信息化战场,数据是信息系统的血脉。如何将正确的数据,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形式传递到指挥员手中,从而将信息优势最大限度转化为决策优势,进而演变为火力优势,这是信息化战场制胜的关键。
时下,各部队都在加快作战数据库建设。在这片令人欣喜的建设热潮中,有些现象值得高度关注:有的单位数据建设出现低层次重复,冗余繁杂;有的单位“煮一顿吃一顿”——数据更新不及时导致“发霉变质”……
大数据需“精”管理。如果没有科学高效的管理、应用机制,占有的数据总量再多,也无法转化成为实际的战场优势。这则新闻提醒我们:不仅要善于收集、占有数据,还要善于掌控、运用数据,将数据流应用于战斗力生成、转化和实现的全过程,切实提高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