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文学阅读的尴尬来自电子媒介、数码图像等技术对传统阅读方式的冲击。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浪潮在改变人类交往方式和世界面貌的同时,也在改变人们获取新知的方式和途径。
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作家可以因一部作品而轰动全国,而如今,这已经成为令人幸福的回忆。原因很简单,当前人类最普遍、最主要的信息交流手段,如图像、音频等比之文字更易让人接受,这让传统的文学阅读逐渐走向了困顿和边缘。
文学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艺术表现,承载了不同时代的社会印记和生命情感。这赋予了文学阅读的独特意蕴,即不指向表面的文字,而指向生命的深层情感,以文字为中介达到对生命的注解,达到情感的交流与沟通。然而如今,“读图”胜于读文、“读屏”多于读书,直观遮蔽沉思、快感冲淡美感,文学阅读的独特韵味、淳美享受被形形色色强烈的感官刺激所打破。人们沉浸于视觉文化的直观性与浅俗化,“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变成了“一千个观众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文学阅读中的独特审美、生命顿悟、情感体验与想象空间距离大众也越来越远。
曾几何时,“文艺青年”成为一个时代对于青年文学爱好者的尊称。而如今,人类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生存压力增大,在工作之余,大众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电视、电脑以及手机等电子媒介中去,文学书籍被束之高阁,曾经备受欢迎的“文艺青年”如今也成了略带“挖苦”和“嘲讽”意味的网络热词。越来越少的人有阅读的习惯,“快餐式”的浅阅读让传统文学阅读的生态愈加脆弱。文学阅读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
文学阅读的缺失让人无法触及灵魂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所带来的损失不只是文学这个独特文化艺术的逐渐退缩,更是人类生命情感的贫乏以及精神家园的缺失。
文学阅读的根本在于满足人类内在本质力量的独特生命需要。文学阅读在塑造人的感性生命、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培育人健全心灵和人格等方面,有着其他任何文化艺术形式都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让文学阅读成为大众自觉的行为习惯,对于守护人类精神家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也是迫在眉睫的事。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