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演练场上,某部火箭炮运用信火系统精准发射。 |
![]() |
军事指挥员们对照地图观摩学习。 |
编者按:昔日训练士兵,如今训练自己。4月26日至28日,南京军区主要领导率领各军级单位军事主官、参谋长、作训处长以及全区建制师旅团军事主官等100多名指挥员,在皖东某大型综合演兵场摆兵布阵,紧盯作战需求进行多种战法的实战化推演,推进了战法创新成果向实战能力的转变,提升了军事指挥员的战略思维能力。
据了解,如此成体系、大规模的战法演练,在南京军区尚属首次。这也是他们按战斗力标准练将练官所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全程观摩指导的总部机关领导认为,这对深化实战化训练、锻造能打仗打胜仗的新型指挥员,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安徽三界,居江淮中道,周围山峦起伏,地势复杂险要,古为兵家必争之宝地,今是厉兵秣马之重镇。正是在这里,南京军区100多名军事指挥员今年首次集训,摆兵布阵,进行实战化推演。
从指挥控制到侦察行动,从信息火力打击到野战防空,从立体突击到保障行动……硝烟弥漫的演兵场上,战机飞旋,铁甲驰骋,多种创新战法逐一推演。与过去编脚本走程序式的演练不同,此次参演部队不进入实际演练区域、不组织现地勘察,采取上导下演、活导活演、临机唯战的方式进行。每项战法推演都按敌情设置演练背景、搭建战场环境,运用对抗手段诱导部队真打实抗。
训什么?
提升战略思维,从“零敲碎打”到“综合集成”
“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任何战法都不可能孤立存在。”“信息指挥网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将各作战要素聚合一体……”4月26日9时,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兰政用图文并茂的PPT课件为学员们讲了第一堂课。记者心生震撼:在部队,军区级首长亲自授课并不多见。
“就是要培养一批胜任信息化条件下指挥的优秀指挥人才,梳理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方法。”南京军区军训部部长杨林告诉记者,今年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中,南京军区党委引导各级对照战斗力标准自查,发现首长机关人员和指挥员在作战理念、指挥方法、战法运用等方面还有差距。决定练兵先练官,练官先练将。为提升新型军事指挥员的战略思维,南京军区首次组织五级军事指挥员集训,并进行战法推演。
网聚力量,整体攻防……诸军兵种基于信息系统联袂出击。重装突贯,机降夺要……多维战场上,逐次攻击向超越攻击转变、常规线性作战向非对称作战转变。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指挥员下达一道道指令,各作战力量听令而行、按需重组,适时变换作战行动,形成灵活作战能力,对敌实施精确打击。
“关起门来搞战法,那只能是井底之蛙,只有开门研战、联合作战,才能成为胜战之师。”走下演兵场,担任此次“指挥控制”战法演示的某摩步旅长厉振彪心生感慨。
“战法如剑法,融会方可贯通,孤立只能受困。”有此感受的军事指挥员,并非厉振彪一人。集训演兵场上,不少参演指挥员告诉记者,过去组织战法推演,大都是各单位结合训练自己搞,平时各自为战、零敲碎打的多,形成体系、联合实施的少,缺乏与友邻部队战法的对接联通,以致在真正的作战行动中,各单位的战法联不上、沟不通。
杨林告诉记者,正是为了解决各部队战法推演各自为战、互难通联的问题,去年下半年,军区将一次作战行动中可能运用的多种战法,逐一分解到各任务部队进行理论创新和实兵推演。各部队以未来可能担负的任务为牵引,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兵种、不同部队,力求把作战行动设想全、把影响和决定战斗成败的关键把握准、把作战指挥和能力需求研究透,依据作战方案进行实案化的战法创新,形成了一整套上下贯通、涵盖军区战役、基本战役和战术各层面的创新战法。
怎么训?
实战检验战法,既“纸上谈兵”,又“实兵论剑”
空中铁骥飞旋,陆地硝烟四起……演兵场上,一场由某步兵师担负的三军联合突击行动演练正在进行。记者看到,多路联合破障、立体协同突击、快速抗反夺要等10余项战法创新成果一一在“战场”上“过筛子”,接受实战检验。
“新战法到底能不能转化成战斗力?必须用打仗的钢尺卡一卡!”师长曹青锋说,他们坚持把实战化训练当作战法创新的“磨刀石”。
记者在联合破障行动中看到,他们在海空军支援力量预先扫雷破障和先期火力打击的基础上,采用“火力打、抵近破、超越反”等多种战法,多兵种、多波次,打开进攻通道,破敌“整体防抗”。
“战法的创新与运用,必须以部队的行动能力作支撑,必须经受实战化训练的检验。否则,再好再新的战法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打出应有的威力。”看着步兵某师成功组织的战法演练,某机步旅旅长陈金中感慨万千。
演兵场上,不少指挥员坦言,过去搞战法创新,往往注重理论创新的多,进入实战化训练推演论证的少,以致看似很好的战法一走上训练场就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
一项项战法持续推演,一个个课目精彩呈现。透过演练,指挥员们悟出了一个“理”:将战法融会贯通于具体的演训行动中,既可以检验战法到底行不行,同时也能促进部队贯彻战法的思想精髓组织训练。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帮助跟学跟训军事指挥员听懂学会蕴藏于各战法中的战略思维和组训方法,所有战法课目推演全程解说,既讲清战法的创新点,又讲清训法的着力点,既说明转化战法创新成果容易遇到困难矛盾,又传授破解难题的方法……
杨林介绍说,这次战法推演以作战任务为牵引,告别了过去那种单打独斗、不成体系的“自导自演”,不仅带动了训法变革,促进了战法创新成果的转化运用,对于提高各级军事指挥员的战略思维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训出啥?
学会战法创新,学会自己走路
“集中组织这次战法推演,不仅仅是让军事指挥员学会某一个战法具体如何组织运用,而是让他们学会蕴藏在每个战法中的作战机理,把握作战规律,从而举一反三,学会自己走路。”演练场上,南京军区主要领导介绍说,此次战法的核心要义在于锻造一支能打仗、善指挥的新型指挥员队伍。
透过硝烟看,带着问题想,参演指挥员认真揣摩各个战法的精髓所在。夜幕刚刚降临,某海防师师长李斌翻开《艰难一日》,向记者津津乐道起来:“这本书虽然只记录了一支特种小分队一次小规模的战术行动,但却囊括、浓缩了几十年来美军新军事革命的成果精华,值得我们洞察之、深研之。”
原来,白天听课时,一位领导讲到体系支撑下的“班长级”行动。为了彻底弄清课上“以小搏大、以小击大、以小控大”的战法,李师长一下课就迫不及待地结合书中战例来领会战法要义。
一种强烈的“恐慌感”在各级指挥员心头萦绕:由于对现代战争的研究把握还不深、缺少实战经验支撑,尽快找准每个战法的行动精要变成大家急迫的心情。
信火打击网聚力量编组、信增打击效能,野战防空信火融合、陆海混合……一个个典型行动课目演练,树立了标准、明确了路径。每个课目精辟的要点提示,让其中的“魂”走进每一名指挥员的脑海,成为他们自己的“魂”。“幸亏来到这里,让我开了眼界,取到了真经。”谈及此次参演的收获,某炮兵旅旅长丁仕夫不觉有些兴奋。
究竟学到了什么招?指挥员们如何带领部队走向明天的战场?演练总结时,南京军区主要首长随机点将,抽了7名师旅长,让他们上台谈参训感受和推进实战化训练措施。
某步兵师师长顾中、“临汾旅”旅长汪军民、海防某旅旅长黄浦江……一个个指挥员侃侃而谈:“既学到了战法创新的思想‘火花’,也找到了实战化训练的‘火种’。”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11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