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平、特约记者陶连鹏报道:5月下旬一次训练中,第26集团军某旅列兵李先富从1000米高空纵身一跳,成功完成伞降。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之前一次跳伞训练中,他与战友的伞发生缠绕,当时李先富果断用伞刀割断缠绕在腿上的伞绳,两伞成功分离。出过险情为啥没影响他再次跳伞的胆气?旅政委武仲良告诉记者:“是常态化战斗精神培育增强了他的血性胆气。”
着眼履行特殊使命,该旅总结梳理战斗精神培育经验做法,探索形成了信念铸魂、使命召唤、荣誉激励、任务摔打等“战斗精神培育18招”。李先富入伍时间虽然不长,但这些“招法”融入到他日常训练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他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强化敢打必胜的血性。
坚持战训牵引、训育一体,是该旅常态化培育战斗精神的突出特点。他们发挥军事训练的特殊育人功能,在训练中最大限度设险局、危局、困局,让官兵经受艰险、恐惧、饥饿、疲劳等考验,锤炼不畏难、不惧险、不怕死的军人血性。下士牛明从小娇生惯养,来到该旅后被浓厚的训练氛围感染,主动报名参加“地狱周”训练。在连续7昼夜每天只休息一两个小时的情况下,他接受耐寒抗饥、强光刺激、毒气熏染等精神和肉体考验,逼出了血性和潜能。去年,在全军特种部队伞降渗透课目比武中,轮到牛明出舱时突起大风,危险系数成倍增大。牛明沉着冷静跳出舱门,精确伞降至目标区域,与战友一起夺得冠军。
这个旅注重发挥训练标兵的示范导向作用,激发官兵的战斗豪情。大学生士兵吴志辉入伍后,以扬名国际赛场、荣立一等功的营长吴海洋为榜样,自我加压,勤学苦练,在国际特种兵比武中勇创佳绩,荣立一等功。(陶连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