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女兵有点“Man”
都说,“战争让女人走开。”
这句话搁在成都军区某山步旅通信营女兵班却是个伪命题。且看——她们虽在机房值班时略显文静,但上了训练场却很“狂躁”。
负重越野、攀爬障碍、近身格斗……这些原本只有男兵才能完成的高难课目,在这群女兵眼中不过“小菜一碟”。
如果你对上述情况有所质疑,那就续读下文一探虚实。
小打小闹的事就不说了,咱们不妨从擂台讲起。
这是一次颇为惨烈的比武,对抗双方不论性别、体重,目标只有一个:向着终点,杀将过去。
女兵班虽是一群女流,但她们决心与男兵逐鹿高原、一决雌雄。藏族班长拉姆带领4名女兵走上赛场,参与3000米武装越野角逐。
面对耀武扬威的“肌肉男”,她们毫不示弱,协力制胜。武装越野刚一起步,男兵们就像出膛炮弹一般,抢占领先位置。可他们没得意多久,就被女兵集体反超。这些大老爷们哪肯罢休,马上反击,重新领跑……
有一种胜利叫落后,有一种失败叫领先。虽然,女兵们未能力挽狂“男”,屈居第二。但是,她们跑出了高原女兵班该项目历史最好成绩,缩短了与男兵的差距,虽败犹荣。
纪录只是对拼搏历程的简化。女兵班能够骄傲地离开比武场,归功于她们一头扎在训场中。
探秘这些女汉子的打赢足迹,可以得出几个关键词:不怕苦、不服输、不放弃。
“女兵也是战斗员,军事素质得过硬。”新兵下连当天,拉姆就把全班拉到训练场,将打仗基因植入兵之初。听了班长一席话,姑娘们把心一横,立誓不当“花瓶”。
从此,她们与自己较上了劲:在完成机房值班任务的同时,主动走进训练场摸爬滚打;一己之力扛不动装备,她们就并肩分担;哪个环节不清楚,就打破沙锅问到底……
天道酬勤。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女兵们晒黑了、长茧了、坚韧了……总之,她们身上的女性特征日益淡化,兵味越来越浓。
正所谓“不打不相识”。这次比武结束,男兵们放下傲慢和偏见,一致认为:“这群女兵真‘爷们’!”
上一页 | 下一页 |